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 区县君将继续带领大家 走进古诗中的长寿 杜甫当年乘坐木船经过黄草峡 究竟是怎样的境况? “丹砂女王”巴寡妇清的身世之谜 又是什么? 别急,让我们慢慢往下看…… 黄草峡中忧世情长寿风云入诗文 黄草峡 (唐)杜甫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站在桓侯宫窗前,可以眺望黄草峡。 黄草峡位于长寿与涪陵交界处,是长江长寿段的东大门。 两晋南北朝时期,黄草峡与铜锣峡、明月峡一起被誉为“巴东三峡”。此峡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名将张飞曾扼此要塞奋力抗敌。 然而,黄草峡的名头响亮天下,却与诗圣杜甫的一首诗《黄草峡》有关。 距杜甫旅经长寿,写下《黄草峡》年后,记者于近日前往黄草峡,乘一叶扁舟,重走诗圣杜甫顺流黄草峡之路。 诗中写道“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杜甫当年乘坐木船经过黄草峡,究竟是怎样的境况? “据光绪元年的《长寿县志》记载,黄草峡是《水经注》提到的巴郡枳地长江三峡之一。”长寿区诗词学会主席周家修告诉记者,三峡工程蓄水前,黄草峡长不到3公里,但两岸悬崖峭壁,江水比现在更加湍急汹涌,地势相当险要。 《黄草峡》作于公元年,正值安史之乱,落魄的杜甫流徙蜀中,驾舟顺长江而下,经过宜宾、泸州、渝州,抵达乐温县的黄草峡。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从诗中可以看出,流落至此的杜甫看到黄草峡人烟稀疏的场景,触景生情,联想到兵戈四起的巴蜀大地,忧国忧民的他顿时悲从中来,进而吟唱出这首悲怆的诗歌。 杜甫的《黄草峡》,对于长寿地区来讲意义重大,因为它是长寿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件重要作品,杜甫也是来到长寿的第一位重量级诗人。所以,长寿人民对其非常看重,以此为荣,广泛传诵。 “从黄草峡沿江而上,依次是下芭蕉沱、母猪坝、狮子崖、上芭蕉崖、穿道子、大石梁、古纤道、不语滩、桓侯宫和白塔风景区,每个景点都有看头,是一条待开发的古代军事旅游线路。”长寿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区域军事文化厚重,若在黄草峡等地复建东汉古战场,可打造出三峡库区一道独特的景观。 据悉,长寿区文管所去年已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将桓侯宫纳入三峡后续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申请,目前正在审批阶段。如果能申报成功,桓侯宫的修复势必将带动与之相邻的黄草峡的旅游开发。 《怀清台》遗留的“丹砂女王”之谜 怀清台 (明)金俊明 丹穴传赀世莫争, 用财自卫守能贞。 祖龙势力倾天下, 犹筑高台礼妇清。 有人说巴寡妇清十八岁出嫁,二十二岁守寡,开始主持家业;有人说巴寡妇清夫家高祖因避暴雨偶然发现丹砂,于是得以擅利数世;有人说巴寡妇清“捐资长城,以赞军兴”,因而得到秦始皇赏识…… 关于这位“丹砂女王”,民间传说众多。其籍贯之地,在全国也有不少争议。 我们或许能从明代诗人金俊明所写的这首《怀清台》中,找到关于巴寡妇清身世之谜的些许线索。 金俊明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对经、史、子、集、天文、水利,均有研究。明亡入清后为遗民,杜门不出,写诗画梅。 怀清台究竟在哪里?“它的遗址曾筑于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今为重钢集团公司所在地。”周家修说,那里原有一山,名龙寨山(又名贞女山),山上的龙山寨就是巴清墓,即怀清台的所在地。 怀清台墓石上的浮雕。 对于巴寡妇的身世之谜,是千百年来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金俊明在《怀清台》中写道:“丹穴传赀世莫争,用财自卫守能贞。”这句诗叙写了巴寡妇清的身世:其夫得朱砂矿而富甲天下,夫死,妇守其业,以财自卫,人不敢犯,以贞洁名闻天下。 怀清台今昔如何呢?重钢整体搬迁至长寿后,怀清台所在的长寿龙山寨被夷为平地,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对怀清台里的巴清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和整体搬迁。 那么,这个墓究竟是不是巴清墓呢? 为解答这个疑问,专家们又进行了多方查证。长寿区原党史研究室主任、文史专家高振声说,根据史料记载,巴清在咸阳病故后,“祖龙”秦始皇遵照其生前遗愿,命人将她的遗体护送回家乡,葬于巴郡枳邑青台山(即长寿江南龙寨山),并下令为她修筑怀清台。 而《怀清台》诗中提到的“祖龙势力倾天下,犹筑高台礼妇清”,与史料中的“祖龙”,恰好吻合,均指代秦始皇。 长寿区文管所所长张银轩说,长寿区已经决定复建巴清墓,复建地址确定在离其原址约2公里处的长寿长江大桥桥头狮子山,并将其打造成一个占地约为亩的文化公园,公园名字暂定为“怀清台”。 长寿古诗选萃 寄谯先生诗序 (宋)陆游 寄谢谯夫子,今年一出无? 万缘随梦断,百念形与枯。 云护巢松岩,神呵煅药炉。 凭高应念我,百首学征租。 巾子山又雨 (宋)范成大 百日篮舆因局跧,三晨泥阪兀跻攀。 晚晴幸自垫江县,今雨奈何巾子山。 树色于人殊漠漠,云容怜我稍班班。 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桃源仙洞 (明)李开先 太守旧风流,探奇泛小舟。 桃花飞片片,潭水去悠悠。 古洞蛟龙卧,深山麋鹿游。 武陵人去后,烟雨暗西畴。 长寿县 (清)陶澍 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 峰峦曾不断,点画若为分。 毅魄嗟猿化,炎黎尚鸟耘。 悬崖碉砦满,指点认斜曛。 “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往期好文?? 渝中古诗探秘李白是诗咏母城第一人? 大名鼎鼎的“晚清第一词人”是谁?曾被重庆这个地方深深吸引 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他,还为铜罐驿留下一首诗 云篆山、鱼洞、南泉、木洞、圣灯山……古代诗人常去巴南哪些地方? 你知道吗?这个重庆人都熟悉的古镇名字,带着美丽的传说被写入诗中 除了猫儿石、蚂蟥梁、鹞子丘,江北还有个有诗意的地方叫莺花渡 高楼林立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一百多年前曾以“金沙火井”闻名于世 千年古镇磁器口在古人的诗歌中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沙坪坝这道雄关,见证了明代传奇女将秦良玉的风采 这位重庆美女深情唱出4个字,成就中国最早的情诗! 唐代才女薛涛曾与诗人元稹相恋,他们在南岸海棠溪约过会? 这是一个“扼渝州之咽喉”的区县,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不绝于途 比蓬莱仙境更美的茅莱仙境,就在璧山! 怎么回事儿?“巴渝第一状元”其实并没有中过状元 写《爱莲说》的周敦颐和“南国诗人”曾在北温泉写下同一首诗? 古时的合川是什么样子?名人诗作绘出了古诗地图 杜甫、范成大遗憾错过会江楼,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綦江有个地方叫李公坝,难道和李白有关? 就是这条河、这座山,让众多文人墨客在綦江流连忘返 他们竟拜倒在金佛山下,沉醉于晚霞之中…… 你知道吗?南川曾有一座钓鱼城的“姊妹城” 在大足,古代文人骚客的心头好,竟然不是大足石刻! “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宰相一首诗,“乐温”从此变“长寿” 来源:区县头条 撰稿:杨晨匡丽娜 摄影:崔力 编辑:顾羽西 美编:谭真李欣蓓 统筹:汤寒锋 审核:袁尚武 同茂大道号是《重庆日报》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