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眼部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4812651.html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按照惯例,各地又进入了一个新的5年规划开端。

不过这次跟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到年的“十四五”规划,各地都提出了到年的远景目标。从国家层面来说,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重庆的年远景目标,是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与国家和市级比较宏观的远景目标相比,重庆各区县的目标,则要具体明确得多。比如,很多区县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到年的城市规模,多个区提出了到年,要进入“双百”城市行列。

所谓的“双百”城市,就是城区人口万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以上。在以往,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就被称为大城市;万人口以上,就称为特大城市。不过年,国家出台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照新的标准,城市人人口0万以上的,称为超大城市。城市人口万到0万的,称为特大型城市。城市人口至万都称为大城市,而其中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市人口50至万的是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统称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在重庆各区县的年远景目标中,就有14个区提出了打造万城区人口、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的目标。当然,这还是把主城9区排除在外的。目前,主城9区中,已经有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这3个区,城区人口超过了万。巴南全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万人份,但单论城区人口,还有一些差距。

提出“双”目标的14个区,主要集中在渝西片区(即主城新区)和渝东北片区。其中主城新区中,共有涪陵、江津、永川、合川、长寿、璧山、荣昌、綦江、大足、潼南、铜梁等11个区提出“双”目标,渝东北共有万州、开州、云阳3个区提出“双”目标。

如果按照万城区人口、平方公里来看,万州早已经实现,也是非主城9区外的唯一一个。不过万州目标显然不止于此,在“双”基础上,万州的目标,是到年,基本建成“双”城市规模,即城区人口万、城区面积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具体的城市定位,是“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即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在万州“双”基础上,联动万开云发展,实现万州、开州、云阳三地共建万人至万人的|型大城市。

无独有偶,万开云的另外两个区,开州和云阳,也纷纷把目标定位在年实现“双”,这样加起来的话,如果都实现目标,年确实能够达到万人口的|型大城市。

不过,从可能性来说,难度不小。比如万州,截止年末,万州区户籍人口.56万人,而常住人口.01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人,死亡人口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有0.28‰。也就是说,万州在年,人口自然增长不到人,人口流入大约0多人。按照这样的速度,15年不过增加3万人左右。要实现城镇人口万人,基本上还要在现在基础上翻一番。

开州区和云阳县,都是渝东北的人口大县。其中开州区户籍总人口.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3.63万人,乡村人口.97万人,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58万人。云阳县户籍人口将近万人,而常住人口大约91.28万人,其中城镇户籍常住人口只有40多万。

对于万州区来说,户籍人口少于规划的万人口目标,要实现目标,难度非常大。一方面是人口自然增长乏力,人口流入缓慢,必须要考虑谁来填满与规划目标差距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万州对以前所辖8个县的吸引力,在市直管县模式下,已经淡然无存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潜在因素,就是未来随着多条高铁开通,万州面临人口被虹吸的风险。而开州区相对好一些,本身户籍人口基数够大,常住人口规模也有,一方面需要加快回引户籍人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这些都需要经济发展做支撑。云阳县也难度很大,需要在目前常住城镇人口基础上再翻一番,才基本可以够到万城区人口的门槛。

除了万州,涪陵、江津、永川、合川、长寿早在多年前,就是重庆规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涪陵早在年,就提出用10年的时间,到年实现“双”目标。尽管这次没有查到涪陵的年远景目标,但在年发布的《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年)》中,提出“规划至年,涪陵区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约79%,城镇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市级区域性重大项目用地7平方公里”。现状来说,涪陵年末户籍人口.83万人,常住人口.03万人,常住城镇人口81万人。对于涪陵来说,尽管目前没有实现“双”目标,未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方面人口有规模,另一方面涪陵在非主城区里经济实力是最强的,常住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也在说明涪陵的吸引力。

除了涪陵,江津实现目标也很容易。截至年末,江津区户籍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91万人,已经无限接近常住城区人口万人的目标。江津区最大的利好,是得到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政策利好支撑,其中的双福、德感、圣泉三个街道全部纳入科学城范围,未来在人口引入和城区面积拓展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涪陵和江津,合川和永川还有一定差距。合川区年末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达到96.8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6万人。而永川户籍人口.1万人,不过城区人口才51.9万人。这两个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基数较好,但是城区人口还需要翻一番,才有达到的可能。

长寿区也是全市规划的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早在年,就提出建设“四宜双百卫星城”,就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寿的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的特色卫星城市。截止年末,年年末,长寿区户籍人口89.1万人,常住人口86.2万,比上年末增加0.7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46万,城镇化率67.82%。

除了这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渝西的璧山、荣昌、綦江、大足、潼南和铜梁,也都把目标定在了“双”。

璧山区在年曾提出,要打造辐射渝西、全面融入主城的百万级中心城区人口城市。不过,尽管这些年璧山正在承接越来越多的外来购房者,但人口规模还是有限。截止年末,璧山区总人口(户籍人口)65.11万人,常住人口75.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4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规模跟云阳县差不多。

荣昌提出,展望年,将基本建成科技强区、工业强区、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和健康荣昌,建成平方公里、万人口以上的现代化城市。而从现状来看,荣昌区年末常住人口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41万人。

綦江区,尽管近期没有提及具体目标,但早在年,就提出与万盛经开区一道,打造城区面积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万的“双百”城市,而在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力争获批平方公里的城市规模。

大足区,公开报道中,也提出了正加快建设平方公里、万人口的“双百”城市。而现状,大足截止年末户籍人口.5万人,常住人口78.9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05%。

潼南区曾提出,被(市里)赋予平方公里、万人口的‘双百城市’新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潼南的城市发展空间。而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力争到年潼南中心城区城市规模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万人。截止年末,潼南区户籍总人口95.28万人,常住人口72.59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3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56%。

铜梁区也提出,将打造温润宜人的生态原乡田园都市,建成平方公里、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后花园。而z截至年末,铜梁区户籍人口85.16万人,常住人口72.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38万人,城镇化率58.36%。

总体来看,渝西(主城新区)的12个区县中,仅有南川区没有提“双”的目标。而从预期的实现度来看,涪陵和江津谁最有希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此外合川、永川、长寿相对比较接近。而璧山、荣昌、大足、綦江、潼南、铜梁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对于这14个区来说,或许实现城区面积平方公里相对容易一些,每个城市都规划新区,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但是城区人口万的目标,每个区都要面临人口从哪里来的问题。目前大的形势就是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每个区的情况都是这样。因此,要实现百万城区人口,只能寄希望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挖潜,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区,实现城区人口的增长。但这方面潜力也有限了,一些区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70%,大部分都在50%以上,而且潜在流入城市的年轻农村人口存量已经不多。二是外部引流,就是通过经济发展、交通改善等,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落户。当今的时代,人口增量已经很困难,各大城市都进入了存量博弈的时代。想要吸引外来人口,这方面也很难乐观,除了万州、涪陵、江津、永川、合川、璧山等一些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外,大部分的区还有待在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升竞争力。

来源:今日头条读懂重庆

如有涉版权异议侵权行为,请联系本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