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痤疮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76年前的7月25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世长辞。陶行知先生,年出生于安徽歙县。年从金陵大学毕业赴美留学,师从杜威等美国教育学者。年学成回国,开始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推动平民教育、实践农村教育、积极开展幼儿教育等等。 如今在陶行知先生的家乡歙县、南京晓庄师范、上海宝山区和重庆,都建成了陶行知纪念馆。安徽歙县、南京、上海、重庆,这些地方都曾留下先生的足迹,尤其是教育实践活动。 那我们就走进这四个地方的陶行知纪念馆,来缅怀先生的一生,纪念先生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 安徽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歙县是陶行知的家乡,少年时代他在崇一学堂读书。如今的陶行知纪念馆就是在崇一学堂旧址之上建成的,最早建于年,后来又有扩建。 在家乡读书的时候,陶行知用的名字是文濬。他到南京读书,受到王阳明知行学说的影响,改名为“陶知行”。南京不只是他读书求学的地方,而且还是他教育实践的重要地方。他留洋回国,先在南京的高校任教,后来又深入基层,开办平民学校,年创办晓庄师范学校,而后又办幼稚园,进行幼儿教育。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始建于年晓庄师范复校之时。年迁到劳山脚下,去年在附近建成的师德教育馆也正式开馆。这一带是为纪念陶行知先生而建的知行园,先生的墓地也在其中。年今天,先生在上海去世。按其遗嘱,当年12月,归葬南京晓庄。 南京晓庄的陶行知纪念馆是全国创办的第一座陶行知纪念馆,里面的展品也最丰富,后来安徽歙县、上海等创建陶行知纪念馆时多从这里复制展品。 “陶行知”这个名字是在上海被先生自己定下的。先生留洋是从上海坐船离开。从南京被通缉,到日本避难也是从上海转道。解除通缉后,先生回国后就开始在上海继续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在这里开展乡村教育,推广儿童教育,成立“山海工学团”,提出“小先生”教学理念。年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抗战时期,先生去了重庆,而年回到上海之后,由于工作之累,以及丧友之痛,在上海病逝。 上海宝山区陶行知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选在了宝山区大场,年在山海工学团旧址附近——大场沈家楼,建成了陶行知纪念馆。年迁入了同年开放的大华行知公园。年大华行知公园改造完成,同时陶行知纪念馆展览也做了重新布置。 抗日战争期间,年到年,陶行知在重庆进行办学活动,年7月借用北温泉小学房屋,创办育才学校,8月迁到古圣寺,年年初又迁到红岩村。当时抗战取得胜利,陶行知着手将学校迁往上海,迁校工作在先生去世后,加上恶劣的国内局势,最终停止。一部分师生留在重庆艰难生存学习,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重庆育才中学。而在搬到上海的部分,演变成了今天的上海行知中学。年陶行知还创办了重庆社会大学。 重庆合川陶行知先生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位于育才学校旧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办事处古圣村。年建成。 另外在,重庆育才中学内奥杰,去年年底也建成开放了一座陶行知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