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川充分依托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支撑,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重点区域的基础条件,主动出击,全面加快推进成渝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嘉陵江秀山美水,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高位推动 跨区域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1个专项小组,由分管生态环境的副区长牵头,纳入全区统筹考虑和推进,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专项小组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并出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工作方案》,明确4个方面25项重点工作。 据了解,合川区以嘉陵江“水”和华蓥山“山”为出发点,统筹开展水上水下、山上山下、地上地下自然生态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目前,合川区已与广安市、广安市武胜县、广安市岳池县、广元市、铜梁区、潼南区、北碚区周边毗邻共7个市区县生态环境局签订《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合作协议》《生态环保联防联控协议》,从共防源头污染、共推生态建设、共谋协同治污、共同争取支持出发,深入开展两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基本实现嘉陵江流域四川段和合川、北碚段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全覆盖。 积极联动 共同谋划绿色发展新篇章 签订协议以来,合川区积极与周边7个市区县深入交流合作,打破边界壁垒,共建生态圈,不定期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巡查工作。让川渝大地生态“底色”更“靓丽”! 今年4~6月,合川区联合武胜县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共同开展南溪河巡查和整治,及时整治万隆场镇污水直排,协同开展清淤、清漂、生态修复等。 6月、10月、11月,联合广安市、北碚区生态环境局,开展辖区挥发性有机物巡查整治和督导帮扶。 7~8月,联合铜梁区、潼南区分别开展小安溪、涪江巡河巡查。 10月,联合铜梁区、永川区开展小安溪全流域巡河巡查…… 截至目前,合川区已跨界河流联合巡河余次、河流长度累计超过余公里,发现并及时处置各类问题60余个;基本形成每月有联合检查的长效机制,推动环境污染问题有效解决 除了联合巡查检查之外,合川区还与周边毗邻市区县生态环境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环评会商制度,每月互享生态环保工作进展,每季度开展大气和河流等联合巡查检查,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年开展应急风险隐患排查和联合执法,出台《合川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程序》。 今年11月,川渝两地在合川联合举行年嘉陵江川渝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共出动参演单位46个、参演人数余人、参演车辆71辆、参演船舶26艘、无人船4艘、无人机12架,实现了水、陆、空立体联合作战,对大型船舶无法靠近的河道水质。 “这次演练,充分检验了川渝两地上下游携手共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联合应对能力,磨合了联防联控机制,锻炼了环境应急队伍,检验了环境应急装备,提升了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合川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狠抓试点 全力推进环保重点工程建设 截至今年,合川已完成全市试点的农村25户以上重点集聚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第一批32个点位,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中央媒体、新华社等媒体先后宣传报道。 同时,在全市率先推行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台泥水泥、富丰水泥目前已完成使用,设施正常运行,大气污染物实现超低排放。建成6个水质自动站,新建30余个区级河流水质监测站,实现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监测“水网”全覆盖。 今年1月正式开始试运营的“智慧环保”系统,目前已完善监测“天网”和“水网”,余个空气自动站等监测网已全部建成投运,实现了城区大气精细网格和镇街空气质量监测“天网”全覆盖,同时推进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设置网格数个,生态环保网格员人,实现了生态环境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有效解决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余个。 ” “接下来,合川将继续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结合环境风险应急和信息互相互通,扎实推进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在南溪河(兴隆河)等重点跨界支流开展两地综合整治,开展联合巡查、联合监测、联合执法检查等,共同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共同守好三江水、一片天。”合川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