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应急局获悉,截至16时,风雹导致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等我市22个区县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数达人。目前,我市紧急避险转移32人,紧急转移安置38人,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农作物受灾面积.4公顷,倒损房屋间,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4月11日20时至12日16时,我市自西向东出现雷雨天气,部分地区伴有阵性大风,大部地区雨量为中雨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个别雨量站达到大暴雨。其中,渝北区、合川区、大足区、潼南区、永川区、荣昌区、铜梁区、南川区、垫江县、长寿区、丰都县、梁平区、万州区、奉节县、开州区、忠县、巫山县、云阳县、彭水县、酉阳县、石柱县、黔江区、武隆区等23个区县与万盛经开区共计个雨量站达到暴雨,最大小时雨量44.5毫米(大足区新田村,12日00时)。大风主要出现在11日夜间,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沙坪坝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江北区、铜梁区、永川区、璧山区、大足区、潼南区、合川区、南川区、江津区、綦江区、垫江县、梁平区、巫溪县、彭水县、武隆区等22个区县及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出现8至10级阵性大风,其中南川区、南岸区、铜梁区局部地区风力达11级。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胡春梅表示,造成这场大风天气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从四川逼近的强对流天气,另一个是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两股势力叠加,造成重庆中西部地区出现明显大风天气,并伴有雷电和较强降雨。加上11日白天重庆各地晴朗少云,地面气温较高,集聚了较高的能量,导致此次强对流天气。 目前,市减灾办、市应急局要求相关区县做到预警预报全覆盖,做好防范应对,重要情况及时上报。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迅速响应,正组织有关单位抢修基础设施,疏散相关人员,清理倒塌树木,开展路面修复。 其中,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应急队伍累计出动人员人次、车辆92台次,抢修被损害的照明设施,疏通积水路段;九龙坡区应急局、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全方位排查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灾害隐患,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两路口街道桂花园新村社区11日当晚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清除路面上折断的树枝,让受影响的人行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受灾民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饮用水喝,生病了能及时得到治疗,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