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见习记者卢珍珍 无论亭旁起义还是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当我们在追忆台州过去各地革命的轰轰烈烈和绵延不息时,我们绕不开整个历史的起点——台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年春,革命先烈宣侠父在母校——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内,建立了台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海门小组。如今,椒江“一江两岸”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葭沚老街内,两个富有古建筑特色的四合院里,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在静静讲述着,革命斗争中第一颗火种点燃的具体过程。一宣侠父,诸暨人,台州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宣侠父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聪慧敏锐,6岁时就读于诸暨家乡的达泉学堂。学习《论语》时,先生仿照课文向学生提问:“盍各言尔志?”学生大多数按照文中子路、颜渊的格式答题。宣侠父的脑筋快速转动,正想答题时,却被同桌抢了先:“愿务陇亩而孝敬父母也!”他思路一转,当即说:“登亢山、涉澜水,与家乡共。”这样的回答,使先生大为震惊,连声说:“好,好,好!”后来,宣侠父转入父亲任教的学校,就读小学,不仅旧体诗写得好,书法也是隽秀飘逸。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影响着他成为一个好学且思想活跃的人。年夏天,成绩优异的宣侠父,考入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渔捞科。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位于当时的海门葭沚。自明清以来,葭沚就已经成为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农渔并兴的浙东名镇。捕捞业,曾经是葭沚的大宗产业。民国时期,葭沚工商业繁华,职业教育也处于领先。因此,水产职业教育的省立学校也就创设于葭沚。学习期间,宣侠父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年,宣侠父以毕业考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准公费赴日本学习。虽然学的是水产专业,但留学期间,宣侠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熏陶,逐渐认识到“实业救国”是一种天真的幻想,只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年,中共杭州小组正式成立。“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国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对宣侠父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年,他毅然回国,投身国内革命洪流当中。年,宣侠父在杭州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凭着满腔热忱,青年宣侠父开始了革命家的一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党初期,发展党员和党组织成了迫切需求。全国各大城市已经成立的党组织,都肩负着建立和发展地方党组织的重任,均委派和动员各党员回家乡、回母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时势使然,在中共杭州支部的委派下,宣侠父回到了母校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任教。熟悉的地方和人事关系,给他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与此同时,“五四”惊雷给台州海门带来了进步思想,如同东海的巨浪,势不可挡。发达的工商业,领先的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在台州的传播提供了思想舞台。终于,年3月,宣侠父在母校发展了金辅华、樊崧华、江潭、章尚友、周梦莲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台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海门小组,点燃了台州各地革命斗争的第一颗火种。二年5月,宣侠父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他和台州的故事在那一年虽然暂停,但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的成立,星火绵延,金辅华等引领着温岭、临海、黄岩、三门等地相继建立共产党组织。台州革命之花就此盛开。中共海门小组成立当年秋,金辅华受上级指派回到家乡温岭,以创办方城初级中学为公开职业,秘密发展王优梅、吴梦亮、叶仲华等手工业工人和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4月间,温岭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金辅华任书记。这也是台州第二个党组织。与此同时,在上海、北京、南京、宁波等地入党的部分台州籍共产党人陆续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队伍。年11月,中共宁波地委指派张鹏程到达台州,首先回原籍温岭与金辅华取得联系,又发展曹廷祥等一批共产党员。同年12月,成立中共温岭独支,张鹏程为书记,金辅华、叶仲华、曹廷祥为成员,隶属中共宁波地委领导。年2月,在杭州《民国日报》任编辑的共产党员戴邦定被派到临海,担任中共临海特别支部书记。此时的中共临海特别支部,工作范围涉及当时的台属六县,负责指导台州各县党组织工作,起核心领导作用。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台州早期的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国民党改组,推进国共合作,支援北伐战争,同时还开展了减租减息、减时增资的农工运动,党的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台州各地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建立,台州党组织恢复活动。当时的宁海、天台、临海、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各地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影响最大的是年5月的亭旁暴动,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革命委员会就此成立。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建立,确定台属地区为浙东开展武装斗争的中心区域,并建立了中共台属工作委员会,邵明任书记。年1月底,“梅花村会议”召开,台工委全面开展工作,发动“南田缴枪”,建立“铁流”部队,下属组织先后有11个县级机构。与此同时,中共浙南特委领导的瓯北地区党组织,积极向北发展。年5月建立玉环区委,11月乐清中心县委改为括苍中心县委,在玉环和周边海岛及温岭、黄岩、仙居等县边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处属特委下属的党组织在仙居境内发展。从此,浙东、浙南、处属党组织的活动区域基本连成一片。到年下半年,党组织活动已遍及台州各地,并将统一战线工作深入到国民党县政府内部。在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推动下,浙东、浙南党组织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三星火可以燎原,中共海门小组——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的创建,掀开了中国共产党在台州领导革命的历史篇章。为了让更多的党员群众了解台州党组织走过的风雨历程,年7月1日,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建成开放。纪念馆位于椒江区葭沚街道西面巷道,原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遗址内。馆内珍藏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以“雷鸣五四”“光闪葭沚”“风起椒江”“潮涌台州”四个板块,记录了五四运动对台州的影响、台州早期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椒江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椒江党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类活动、党组织在台州大地掀起的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以及台州著名党史人物等,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台州的发展历程。年4月,椒江区对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进行重新修缮,搬迁至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椒江区葭沚街道丁介士旧宅与卖鸡巷陈宅。这一次,历史将以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新馆新气象初心再启航台州日报见习记者元萌 步行至葭沚老街的丁介士旧宅与卖鸡巷陈宅,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迁建地掩映在庭院深深之中。修缮后的新馆,于年台州第一个党组织成立95周年时重新对外开放,以崭新的气象接待参观者。据悉,新馆由旧址向东迁移约米,在四合院式的古宅中加以重建。从白墙黑瓦的古宅大门进入,开放了主展线、专展线、辅展线三条参观路线。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包括“初心启航地”主展区、“传奇宣侠父”专展区、“党建引领”辅展区、“重温誓词”宣誓区四个区块。“新馆融合更多元素、更多实用功能、更为丰富的内容,以崭新的面貌,真实形象地再现党的历史。”椒江区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王春明表示。创新格局规划作为台州市党性教育基地与城市精神展示中心,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在原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旧址上修建。为响应“一江两岸”开发,满足台州城市建设的需要,纪念馆进行了历时数月的翻新修缮工作。元萌/摄此次迁建工程的负责人介绍,施工的主要任务是对古建筑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我们以传统工艺对古宅进行了全面修复,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历时两月左右,完成外部主体结构的修复工作”。新展馆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馆内展陈,重新进行规划,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古宅结合,并融入党史、党建等红色主题元素。在椒江区文化传承保护中心讲解员陆雨佳的指引下,我们沿三条线路参观了展馆。从丁宅一楼大门进入主展区,重温中共一大场景。随着影片《共产党点亮中国》的播放,也可看到旁边缓缓升起的党徽模型和逐渐点亮的中国地图。步入纪念馆的中庭空间,面前的门头古朴依旧,台州第一个党组织成立群雕映入眼帘。“纪念馆在设计之初,统筹考虑还原历史事实,并保留丁氏旧宅、卖鸡巷陈宅的原有建筑门头及楹联。”讲解员说。主展区依照历史进程分为三个单元,包括“闪光葭沚——创立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中共海门小组——台州第一个党组织成立”“燎原台州——台州早期党组织的成立和扩展”,对台州党组织创建历史进行了全面生动的展示。生动再现党史台州第一个党组织主要创建人宣侠父的专展区位于陈宅一、二楼,分为“生平大事人物概述”“追求真理投身革命”“跋涉南北播火传薪”“结盟立说政宣统战”“救亡图存以身殉职”“丰碑永存光耀千秋”六个单元。“新馆改建后,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融入科技元素,增强访客与场馆的互动。”讲解员向我们一一展示了主展区的“为英雄点赞”互动魔镜墙、再现葭沚旧貌的投影装置、海门港的老照片墙,以及宣侠父专展区的互动拍照装置、“谍战风云”电报互动装置等,使人身临其境。“像这面为英雄人物点赞互动的魔镜墙,也是结合数字多媒体技术打造的风采展示墙,各位可以在这里对他们进行点赞,纪念为台州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儿女们。”讲解员说。作为宣侠父专展区的策划人之一,王春明表示:“在史料的挖掘整理上,关键是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像馆内陈列的宣侠父半身塑像,就是按照宣侠父烈士遗像真实还原的。”在宣侠父专展区,随处可见依据史料复原的场景,包括宣侠父赴日本留学的场景复原、青年游行半景画、写作场景复原、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场景复原等,生动再现当年的红色记忆。强化党建引领据介绍,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设立了专门的辅展区,以“党建引领”为主题,吸引众多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周边居民等前来参观。陆雨佳说:“纪念馆日均接待3-5批参观者。目前,新馆周边正在工程建设,预计今年6月后,接待量会有所增加。”带领学生前来参观的椒江云健小学曹老师说:“我们会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教育活动,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参观。这次来台州市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参观,主要借‘微队课’契机,也希望能让学生了解到台州党组织的历史。”在葭沚古街生活多年的居民,也见证了纪念馆的风雨变迁,“葭沚作为台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海门小组发源地,保存红色遗址是很重要的”。当前,馆内辅展区主要设置了“统一战线同心向党”“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发展”“一江山论坛:凝聚中国网络正能量”“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等区块,将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与馆建相融合。馆方表示,新展馆将贯彻落实大陈岛垦荒精神,响应椒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江两岸”构想,继续加强对党史的传承与保护。往期精彩生而为人终当鸣丨93年前,他们发动的那场起义,为浙江大地插上了第一面党旗星火桐树坑丨11年革命红旗不倒,这里被称为“高山上的战斗堡垒”决战一江山岛丨66年前,一场改变新中国的战役,在这里打响星火闪耀“东部延安”玉环苔山潘心元之墓海上轻骑兵激荡乐清湾茅畲小学的红色记忆姚宅旧址,红色传承玉环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民间英雄,光荣永续领航编辑丨张莉贝图片拍摄丨杨辉投稿邮箱丨tzrbxw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