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兴衰,往往就系于几道疆界线。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革,既充满政治智慧,也蕴含无限经济想象力。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热议城市区划的合并重组,充分体现公民社会的参与感和草根智慧。 重庆,一座山城,一座与众不同的直辖市。在这里,你可以看见最惊心动魄的城市地形,也可以读懂最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重庆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同时也不乏充沛的自然资源。两江交汇处激荡出无数商机,同样也冲刷出无数大山大川。在这样一座立体交通与立体生活并存的城市里,覆盖着无数幢摩天大楼的,还是一片片村庄田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重庆两区现状分析 1、潼南区 说到重庆向西部发展的桥头堡,就不得不提潼南区。这是重庆进入四川盆地的门户,更是连接成渝经济区的纽带所在。 潼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依渝中半岛,南濒长江北岸。四川盆地的微风,可以轻易吹拂到这片土地。交通上,成渝高铁大动脉已初步贯穿其间,还有沪蓉高速等多条干线公路。未来,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新北城,也会在这里落成。 可以说,无论是进行产业转移,还是承接人口外溢,潼南都是重庆最佳的后花园。它拥有足够大的经济容量和足够多的发展空间。随着“一主两副”城市空间布局的推进,潼南的战略地位也在逐步彰显。按照计划,到年,潼南的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万。 2、合川区 而说到合川,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它地处重庆主城与大渡口古镇之间,地势复杂,以渝东北丘陵地形为主。蜿蜒的大渡河与庞大的人工湖群构成天造界河,将合川一分为二。 合川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同时也留存大量原生态山地林业资源。它的茶叶、竹子在渝东北的品质堪称第一。此外渔业养殖、有机蔬菜种植等都小有名气,是重庆的“菜篮子”。 合川常住人口为万左右,城区面积不大。最近几年,在对接主城和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方面积极作为。北部的丰都县也在加快与合川一体化进程。可以说,无论是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还是厚重内涵的人文底蕴,合川都值得铭记。 二、两区合并设想及优势 对比潼南和合川的现状可知,两地发展基本盘和资源禀赋旗鼓相当。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谈合并呢?原因在于,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可以释放更大的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产业互补共赢 潼南区的支柱产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代表企业如长安汽车。还有航空港区、稀土高新区在力推高端产业升级。这为合川的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流通提供了绝佳市场。 而合川的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也可以通过更大范围的辐射带动,实现产业链延伸。让更多周边地区享受到合川区的红利分享。 两个城区的产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这是单独发展难以达到的目标。 2、基础设施联动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潼南重点打造“一河两翼”立体交通系统,合川则致力于山地城市特色景观改造。两地可以实现路桥隧道、管廊绿地的共建共享,有效减少重复建设。 未来,合川区内的两江新区、大渡口古镇可以依托潼南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体系,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江河文化旅游带。让更多内陆城市感受长江的磅礴,大渡河的风韵。 3、更大发展空间 合并后的新区将拥有超过万的总人口规模,也为重庆的西部战略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容量。大量青年人才、产业要素也将在这里融汇碰撞,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推进“一主两副”的城市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或20年,合并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届时,作为承前启后的新城区,必将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新一轮增长极。也将在山川形塑的立体空间里,书写崭新的城市传奇。 结语 当然,合并重组毕竟是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仅凭一时兴起的片面网络讨论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为审慎深入的论证,需要各方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科学论证。 毕竟城市的脉络庞杂而深邃。任何轻率改动都可能影响千万人的切身利益。在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间拿捏平衡,也需要审时度势、慎之又慎。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次行政划归或边界重新规划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的还是一座城市新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的重构。我们终将在山川河流的包容下,达成共识,谱写出让所有当地人民皆大欢喜的新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