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吴抄手、油醪糟、血豆腐

萝卜卷、老腊肉、合川桃片......

这些遗落在街角巷尾、山间村野的美味

你以为仅仅只是一道食物吗?

毫不夸张的说

在重庆,你吃的不是菜

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江北区就有这么一道“非遗”美食

今天同我们一起走近它吧!

“江北熊鸭子”

始创

“江北熊鸭子”始于清宣统一年(年),系名厨熊汉江所创,故曾取名为“熊汉江烧鸭”。

熊汉江制作的鸭子色泽金黄,肉质软嫩,爽口化渣。

开始只是小批量生产,每天20—30只;到上世纪40年代,发展到挑担串街出售,后来发展到各大餐厅都争相订货,渐渐名声大震,生意兴隆。

熊汉江为了表明自己的“真金货”,就用金纸剪成“熊汉江”三字贴在玻框上。犹感不足为证,再贴上本人照片,故市场上有“金字熊鸭”之称。七十余年来,熊鸭子畅销本市与外埠,颇有名誉。

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不仅在现在的观音桥、大石坝、江北嘴开有门店,分店也设于武汉、成都、贵阳、昆明等城市。早在年、年时,“熊鸭子”一年就可以卖出38万只。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熊鸭子”一年就可卖出38万只

上世纪90年代——“熊鸭子”进入大家庭连锁公司销售。后来,越来越多味道、品牌的烤鸭、熏鸭在市场销售,“熊鸭子”传统的经营模式显得落后,慢慢走向下坡路。

年之后——改制成为江北区食品有限公司。“熊鸭子”后来也曾断断续续生产,最终在08年停产。

▲第三代传人杨作荣、吴崇珍正在查看炕房内的烤鸭。

回归

年,“熊鸭子”恢复生产。

年与江北区食品有限公司谈妥后,于年在鸡冠石厂房,专门收购麻鸭,开始试生产。

年4月,只做好的“熊鸭子”出现在农交会上,很多老重庆认出了这个品牌,纷纷购买“很想尝一下记忆中的味道”。

制作秘方

鸭舌下放两颗花椒

制作鸭子的作料中用花椒,是为了压腥味。熊汉江还独创出在鸭舌下放两颗花椒,大家只要吃到鸭舌下有花椒的,就知道是正宗的“熊鸭子”。

十几味中草药分部位放作料

熊鸭子选用克左右经检疫合格的膘肥肉满的健壮仔鸭子,宰杀、去毛、剖腹、去内脏、去翅脚、剡骨。

腌制很有讲究,要分部位来放作料。采用数十味中外名贵香调料,左翅、右翅、鸭脖、鸭腿几个部分放的作料较多,化开后,味道就均匀地分布在整只鸭上了,既不会觉得淡,也不会太咸。

下缸腌制、用竹撑呈五字定型烘烤等十多道工艺精制加工而成。

炕鸭,用专门的青杠柴

炕鸭子用的柴火,是专门的青杠柴。为减少烟雾熏染,待青杠柴充分燃烧后,再把烤炉架上事先挂好的鸭子移动到上面进行炙烤,烤制出的熊鸭子香嫩而酥脆。

“熊鸭子”制作技艺以前是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合自重庆晨报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来源

江北新闻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