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内容提要

本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对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处的经济、财政和债务环境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第二部分是对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梳理和分析,全面把握四川省各级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格局;第三部分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及相关数据信息,产生四川省、地级市、区县三级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排名结果并展开分析,以期清晰知晓“家底”,在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中做到量体裁衣。第四部分是立足于上述宏观环境和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情况,提出针对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方向和路径的思考,指导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顺利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地方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放大器和稳定器”。

*本报告所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包括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综合性投资公司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也包括地方各类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不包括农林牧渔、出版、制造等纯产业类公司。评价样本是截至年末仍有存续的公开发行债券的四川省、地级市、区县三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于过去发行过、但已无存续债券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没有纳入样本中。

目录

第一部分四川省经济、财政和政府债务情况

一、四川省经济情况

二、四川省财政情况

三、四川省政府债务情况

第二部分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特点

二、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一、四川省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二、四川省地市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三、四川省区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第四部分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建议

一、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面临的政策形势

二、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思路

三、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建议

第一部分四川省经济、财政和政府债务情况

01

四川省经济情况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截至年末,四川省幅员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辖21个市(州),个县(市、区),常住人口8,万人。

在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四川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年,四川省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2亿元、40,.1亿元和46,.8亿元。近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产业结构方面,近年来,四川省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持续提高,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优化。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3.4%和5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37.4:52.3调整为10.3:37.3:52.4。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之一,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和矿区达到种和1,处,其中有4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5位,钛、钒、天然气等11钟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矿物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大省。工业经济对四川省贡献较大,特别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等产业。此外,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景区久负盛誉。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年,四川省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0亿元、32,.30亿元和28,.3亿元,年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2%。具体看,年,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5.4%。同期,商品房施工面积49,.8万平方米,增长11.5%;商品房销售面积12,.6万平方米,增长6.3%;商品房竣工面积4,.0万平方米。

四川省已启动实施与国家支柱产业振兴规划和本省“7+3”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优势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大水电、天然气、钒钛等战略资源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大力实施“”工程,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集群;开工建设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一汽大众35万辆轿车等重大项目,实施一批投资上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和项技术创新项目;推进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工程和中小企业“一个计划、五项工程”;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

未来的“十四五”期间,是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四川发展的战略动能将更加强劲;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来区域经济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加快重塑,四川发展的战略位势将更加凸显;国家推动引领性创新、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绿色化转型等重大政策交汇叠加,四川发展的战略支撑将更加有力。

02

四川省财政情况

四川省近年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财政实力方面,-年,四川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逐年递增,分别为3,.80亿元、3,.90亿元和4,.7亿元,其中年同口径增长7.7%;同期,税收收入分别为2,.00亿元、2,.70亿元和2,.8亿元,年税收占比为70.97%,财政收入质量良好。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近年四川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年分别为2,.80亿元、3,.90亿元和4,.2亿元,其中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9亿元。财政支出方面,-年四川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为8,.10亿元、9,.30亿元和10,.6亿元,其中年同比增长6.6%。同期,四川省财政平衡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41.21%、40.24%和39.33%,财政自给能力近年来持续下降,收支平衡主要依赖来自中央的上级补助。

03

四川省政府债务情况

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9,亿元。年发行新增债券1,亿元、再融资债券亿元,举借外债4亿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亿元和外债2亿元后,债务余额为10,亿元,比年底增加1,亿元,控制在国务院核定的债务限额11,亿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全省一般债务限额6,亿元,余额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5,亿元,余额4,亿元。分级次看:省本级债务限额亿元,余额亿元;市县级债务限额10,亿元,余额9,亿元。年四川省政府债务率为78.34%,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债务风险可控。

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深度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棚户区改造、高速铁路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教育卫生等,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

四川省经济水平和财政实力稳步提升,为地方政府债务的偿付提供了保障。此外,四川省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机制,债务管控逐步加强。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着力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第二部分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01

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特点

(一)地域特点

四川省下辖成都市、绵阳市、宜宾市、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州、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资阳市、巴中市、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21个地级市(州),除阿坝州及甘孜州外,其余19个地级市(州)均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开展投融资工作。其中,成都市合计拥有非省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78家,占全省的比重为47.27%。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分布具有显著地域性特点,成都市的投融资平台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级市。

四川省各地级市分化较为严重,从GDP规模看,可以大致把四川各地市(州)分为4个梯队:①成都市属于第一梯队,是唯一一个GDP突破万亿的地级市,GDP高达.7亿元,占四川全省的36.5%,是第2名绵阳市的5.96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②第二梯队地市GDP在-亿区间,包括绵阳市、宜宾市、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③乐山市、凉山州、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为第三梯队,GDP在0-亿元范围内。④第四梯队GDP在0亿以下,经济体量较小,包括广元市、资阳市、巴中市、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

(二)行业特点

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营业务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公共事业、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等领域。

结合四川省现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主营业务构成进行分析,目前省内平台公司仍以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为主,较多的地市级和区县级平台公司业务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建项目及其他政府相关项目。整体来看,四川省内平台公司业务仍主要来自于所属地的基建项目等,仍处于平台转型发展的前期阶段,转型的完成度总体一般。

02

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差距较大

四川省各地级市经济财政实力分化比较严重,各地级市的平台公司数量和发展情况差距亦较大。四川省各地级市可以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

其中成都市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四川省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一直位于四川省首位,经济实力很强,正在逐步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成都市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下辖11个市辖区、4个县、5个代管县级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简阳市)以及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此外,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

成都市样本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遥遥领先其他州市,各州市样本企业与成都市差距明显。

整体来看,四川省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情况较好,经济水平发展较弱的地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平台发展差距较大。

(二)投融资平台主体评级不高

在参与排名的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主体评级为AAA的共有13家,主体评级AA+的共有22家,主体评级为AA的共有家,主体评级为AA-的共有16家,主体评级为A+的共有1家,主体评级为A-的共有1家,另11家公司无评级。从总体评级情况看,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评级主要为AA级,主体评级不高。

(三)部分投融资平台未来偿债支出压力大

除成都市外,四川省其他各市州财政自给水平普遍较低,近三年债务余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债务余额增长最快;巴中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遂宁市债务负担较重,资阳市和巴中市偿债能力指标排名靠后。

成都市、绵阳市、泸州市、眉山市、遂宁市和内江市城投企业未来三年到期债券规模较大,绵阳市、泸州市、成都市和内江市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对城投企业年到期债券的覆盖能力相对较弱,存在集中偿付压力。

第三部分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该部分内容通过构建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根据地方政府政府投融资平台数据库(),计算整理四川省省、地级市、区县三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评价排名[2]。通过对家样本企业排名结果归纳分析,省、地级市、区县三级排名榜第一名分别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空港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从主体评级来看,参与排名的35家企业,AAA级有13家,AA+级有21家,AA级有家,A+级有1家,A-级有1家,无主体评级1家,反映出四川省政府投融资平台整体资质不强。从各级入榜企业的主体评级来看,省级榜单入选企业以AA+级别为主,地市级和区县级榜单入选企业以AA级别为主。

[1]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此不再累述,参考《隐性债务视角下的城投转型—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研究()》

[2]省、地级市、区县三级行政级别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平台实际控制人的级别来分类。对于实际控制人为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主体,则归属于地市级平台,对于实际控制人为省级开发区管理主体,则归属为区县级平台。

01

四川省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四川省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见上表,共有8家企业。从公司主体评级来看,AAA级有2个,AA+级有3个,AA级有3个。各级别分布较为平均。省级榜单的8家企业,四川金鼎产融控股有限公司为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四川铁投城乡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成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年末实收资本达到.41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11,.07亿元,并掌握四川省内较多垄断性资源,包括四川省内多数已通车高速公路,四川省境内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下属子公司四川水电是是四川省地方电力系统农网、城网、小水电代燃料和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的总业主等。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受疫情影响,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业绩下滑,未来投资支出较大。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12,.30亿元,净资产为3,.3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56%。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50亿元,净利润为-3.50亿元。

四川省港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及四川省航电建设的重要主体,在多元化业务、股东背景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具备的综合优势。公司发电量、港口吞吐量、油品贸易量均快速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并持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仍较弱、在建工程投资规模大、水电板块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因素可能给其信用基本面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在建电站的建成投产,公司水电装机有望实现大幅增长;公司结合自身具备的资源优势及开发经验,未来重点开发旅游综合项目,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进一步上升空间。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93亿元,净资产为.7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91%。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67.36亿元,净利润为-0.78亿元。

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公司为四川省国资委监管功能Ⅱ型企业,公司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调度运行管理,提高都江堰灌溉区灌溉供水保证率,为下游地区特别是成都市提供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用水,提高岷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为新增灌区提供水源。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50.30亿元,净资产为21.2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67%。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5.27亿元,净利润为1.30亿元。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是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大型一类企业,负责投资、经营、管理省级地方电力国有资产,是四川省地方电力系统农网、城网、缺电县、无电地区和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的总业主,是全省农村水电建设的投资主体、融资载体和经营实体。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66亿元,净资产为.0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25%。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55.50亿元,净利润为6.40亿元。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四川省政府的主要投资主体及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兼有地方政府投资控股公司和为投资项目融资的职能,对省内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型优质项目进行投资,控、参股了众多能源、工业及现代服务业公司。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23亿元,净资产为.7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05%。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94.00亿元,净利润为28.87亿元。

02

四川省地市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四川省地市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见上表,共有83家企业。从公司主体评级来看,AAA级有11家,AA+级有8家,AA级有56家。AA-有5家,无主体评级有3家。AA级占比67.47%,占比较高。

鉴于地市级榜单入选企业较多,下面仅针对榜单前三位企业展开分析。

成都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控股,主要从事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承担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和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土地进行一级整理和统一开发,并负责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公用事业运营、经政府授权的城市特许经营业务、经政府批准的对外投资等。公司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区域专营地位。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1,.61亿元,净资产为.6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12%。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0.84亿元,净利润为-0.94亿元。

广元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元市规模最大的国有资产管理、投资、运营企业,承担着市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保值和增值的重任,在业务上具有较大的垄断优势。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道路工程建设、自来水经营、安居房销售、建材销售、铝业销售等业务板块。作为广元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房项目建设主体,公司在道路工程建设、安居房销售等业务上具有较强区域专营性;发行人的自来水业务亦处于区域垄断地位。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62亿元,净资产为.2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9.79%。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2.04亿元,净利润为0.02亿元。

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70年始终专注水务环保的成都市属国有大型环保企业,已发展为集上下水一体化经营的大型水务企业,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产业链较为完整,业务规模逐年稳步增长,公司主业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业务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具有区域垄断地位。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93亿元,净资产为.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50%。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56.10亿元,净利润为11.93亿元。

03

四川省区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笔者计算整理获得。

四川省区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排名情况见上表,共有74家企业。从公司主体评级来看,AA+级有11家,AA级有42家,AA-有11家,A+有1家,A-有1家,无评级有8家。

成都空港兴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成都市双流区水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业务,同时还代管政府污水处理设施,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在成都市双流区具有显著优势。截至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为.64亿元,净资产为94.1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1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7.94亿元,净利润为1.45亿元。

成都市郫都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作为郫都区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国有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粮油购销与储备业务、自有物业租赁业务、经济适用房出售业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房建设业务。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租金收入、粮食销售收入和工程项目收入。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06亿元,净资产为.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31%。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6.92亿元,净利润为0.79亿元。

成都空港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成都市双流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主要承担政府委托的基础设施代建业务。截至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22亿元,净资产为.9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2.45%。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7.43亿元,净利润为5.80亿元。

第四部分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建议

01

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面临的政策形势

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为解决中央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缺口等问题,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建立融资平台,通过这些融资平台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拉动地方经济回升、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使得地方债务急剧膨胀,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偿债负担,也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了潜在的压力。

四川省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在全国32个省、直辖市中排名5位,年度新增融资规模2,.99亿元。四川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存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本省的城市化进程,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公共事业的发展,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减少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融资平台的出现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面临较多的风险,如融资平台不规范、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四川省融资平台的债务数额急剧膨胀,期限错配现象严重,造成较大的风险,威胁着本省金融稳定,若长此以往,会对整个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进入全新时期,由于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关于实行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方法》(财预[]号)、《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的颁布,地方政府融资面临全面清理、整顿、规范的局面,四川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亟需转型。

02

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思路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四川省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对四川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投融资平台在适应市场发展并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转型方向不明确、信息化整合不到位等问题。所以,对四川省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进行研究,针对信息化整合、治理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讨论,对实现投融资平台加快市场化转型、增强债务风险控制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一)准确定位,明确转型方向

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需要结合历史信息以及地方政府的内外环境,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四川省地方政府利用投融资平台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是以城市发展需要为目标,落实地方政府布置的任务,为投融资平台的转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需要保证资产保值增值,明确资产运营管理目标,并完善针对投融资平台运营的管理体系,创新经营模式,增加现金流,拓展融资渠道。对投融资平台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需要明确投融资平台的主营业务,避免项目贷款挪用的情况出现。在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强化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对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进行控制,以此加快四川省投融资平台的发展速度。

(二)注重债务风险控制

完善四川省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体制,需要以明确四川省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为依据,强化对债务的规范化管理。此外,实现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集中化管理及控制,还需要结合四川省地方发展需求,制定债务风险管理办法,完善债务处理程序,以此实现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化发展。

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控制,需要明确投资决策机制,以集中管理、分层审批、公开监审的方式,结合投融资平台的实际投资方向、投资金额,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资金预算、资金使用以及项目运营等方面进行管理,以此降低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充分利用内审及监察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控制,对融资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在具体实施公益性项目时,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之间注重风险控制,执行预算管理制度,规避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三)权责明晰,放管结合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立之初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资金、人力乃至事权都来自于政府,因此在执行项目时政府牵涉较多,平台企业的市场功能发挥受限较大。企业想要优化升级就需要理清政企关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首先,平台应当主动剥离为政府融资的职能,发挥其市场作用;政府也不得再以任何形式为平台举债提供担保,不得以平台的名义进行举债。这样一来,平台就能够根据市场情况与自身经营目标选择承接相应的项目,逐步成为“收益自享,风险自担”的市场化投融资主体。

其次,平台应当优化法人治理机构。通过在平台内部建立合理的法人机构,形成“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架构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破除“政企不分”的现象。以这样的思路进行转型后,政府与平台的职能互相分离,明确权利与责任,有利于提升平台的管理水平。

(四)提高平台创新力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立之初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以往政府与城投平台关系不清、责任不明,存在政府为城投公司提供“隐性担保”的问题。随着中央政策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市场化运营成为主流,仅依靠银行借款融资难以满足公司不断扩张的业务需求,因此城投公司必须迈入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如通过债权融资的方式,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进行融资或进行股权融资等。融资渠道的拓宽能够不仅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同时降低财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03

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建议

(一)厘清政府与平台之间的关系,优化法人治理机构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依托政府建立的,在执行相关项目时政府牵涉较多,不能发挥其市场功能,因此,需要理清政府与平台之间的关系,优化平台的法人治理机构。

首先,将平台逐渐从政府部门脱离,发挥其市场作用,政府不再以平台的名义办理举债业务,平台能够根据市场情况与经营目标选择项目建设,承担自身的风险。

其次,优化法人治理机构,为了保证平台能够稳定进行运作,必须在平台内部建立合理的法人机构,搭建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机构,董事会与总经理职位的确定可以帮助平台在目前的经营状况下实现科学决策,而监事会则可以通过制定内控系统对平台的资本运作进行监督,提升资金监管效率,这样就政府与平台互相分离,权利与责任非常明确,提升了平台的管理水平,促进四川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转型顺利完成。

(二)拓宽平台的融资渠道,降低负债率

近年来,四川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节节攀升,与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与盲目举债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平台内部建立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并且拓宽融资渠道,保证平台资金运作。

一方面,政府内部设定合理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制度,对项目,资金运作等进行定期审计,判断项目的收益率,选择合适的项目,并且对项目的全环节的操作进行监督与控制,规避出现资金风险,负债率过高等现象;

其次,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业务模式,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风险频发,负债率过高的原因是采用传统单一的融资渠道,利用举债等形式获得资金,这就无疑加大了资产负债比率。

因此,平台公司需要创新业务模式,根据项目的特点以及企业的财务情况,资产证券化、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进行资金运作,提升资金周转率,控制财务风险。

(三)加强流动性管理,规避财务风险

在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要与四川省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稳步推进平台的顺利转型,一方面,要加强流动性管理,科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对资金进行有效归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平台要建立资金的预算与管理制度,审批、预算、观看等环节要公开透明,严格进行预算管理,建立投资的决策机制,对投资方向、投资数额都有明确的规定,加强投资的科学合理。

(四)寻求新的业务发展,实现多元化发展

城投公司的业务不能仅仅以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应当在合理保存平台作为市场与政府有效联结点的基础上,推动城投公司市场化进程,促进业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城投平台扩充利润增长点,增强自身化解存量债务能力和造血能力,实现平台与城市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平台公司项目分类监管和运营机制的完善,将公益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加以区分,既有利于风险管控,也有利于项目配套资金和参与主体的落实。

除此之外,城投公司还应当把准时代发展脉搏,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优化平台战略定位,将平台命运与区域经济发展命运紧密联结。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本身在履行公司的基本职责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宏观社会责任。因此,城投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依托,互利共赢。城投公司只有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坚定履行国家及地方发展政策,方可实现平台顺利转型升级,推动平台及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往期回顾

广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雄安新区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心受邀请为铁门关经开区作专题讲座

31省地方债务关键词

--END--

在这里聆听城投

在这里学习融资

扫描下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