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北碚区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焦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重庆高新区“三区”叠加功能优势,抢抓“一小时通勤圈”发展机遇,大力开展“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积极融入川渝交通一体化,加快建成主城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枢纽、筑就美丽乡村交通走廊、打造便民高效的运输体系。 截止年底,全区道路通车里程公里,比“十二五”增加了22%,其中高速公路86公里,比“十二五”增加了48%,普通公路公里,比“十二五”增加了13%,城市及园区道路公里,比“十二五”增加了54%。44.5公里嘉陵江黄金水道纵贯南北,襄渝、遂渝、兰渝等铁路横穿东西,绕城高速、渝武高速、渝广高速和轨道交通6号线穿境而过,初步形成“南下东进西联北拓”的交通路网。 四好农村路铺就美丽乡村大走廊 在柳荫镇永兴村,一座废弃的小学改成了飨根乡舍民宿,但是仅仅4.5米宽的农村公路让老板易茂升这三年像是坐了一回“过山车”。 “年刚开业的时候路很窄,很多客人因为道路不畅,放弃前来消费。”那时的易茂升每天都在为客源发愁。 年,随着西山环线的动工改造,易茂升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到年5月,道路建成投入使用,民宿的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 “西山环线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发展希望,追加投资改建了4个客房,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夏天的时候还要预定才有房间。” 易茂升说的西山环线,是“十三五”期间北碚区实施的“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道路之一。道路全长48公里,将原有路面扩宽,并打通断头路,由过去的4.5米整体扩宽至6.5米,全部进行油化彩化,串起了天府、静观、柳荫和金刀峡4个镇高山地区的11个行政村。 “这条路升级改造后,惠及沿线多名群众,吸引了数十个民宿落地,以及大小产业园50余个,还引进了四川美院进行校地合作,打造北碚首个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区交通局规建科副科长曾理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北碚区以西山环线、东山环线等一大批“四好农村路”为重点,以交通+乡村旅游、交通+特色经济、交通+历史人文、交通+体育健身为抓手筑就美丽乡村交通走廊。累计投入资金10亿,完成通畅公路公里、通达公路公里,串起辖区15个街镇行政村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惠及群众50万人,联结起30个乡村产业带。投资8.5亿元,完成G东阳至合川、G东阳至大田坎、G北温泉至沙坪坝、G三圣至渝北、S井口至朝阳桥等公里的干线公路路面改建和升级改造,涵盖15个街镇,惠及群众50万人,串起16个旅游景点和30余个乡村产业基地。同时,完善沿线配套服务设施、绿化靓化自然景观,将生态优势转变为旅游资源,在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上增加彩色路面、停车驿站、观景休憩、人行步道等设施,打造一大批旅游观光路、休闲产业路、美丽致富路,发挥交通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用。 重大项目建设畅通城市交通大动脉 年6月12日,歇马隧道及东西干道主线全线通车,实现了绕城高速、中环快速、渝武高速的无缝对接。 “过去驾车去蔡家,需绕行北碚城南,上班经常迟到。现在直接从歇马上道,不到20分钟就可以到达公司,时间比过去节约了一半以上,还不堵车了。”家住歇马的市民董其嘉告诉记者。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一横线歇马隧道及其东西干道,它的建成通车,不仅缓解了渝武高速公路通行压力,改善北碚市民出行条件,而且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的发展畅畅通了对外交通。”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城市道路建设科科长罗利民告诉表示。 “十三五”是北碚历史上开工建设市级重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多的一个时期,总投资亿元的水土大桥、蔡家大桥、一纵线北碚段、二横线西段、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二期等12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市级重点项目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其中快速路一横线歇马隧道及东西干道、快速路一纵线北碚老城段改造工程建成投用,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二期基本建成。新建成公共停车场1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约个,新建成人行过街设施14座,新建成城市道路约公里,打通城市未贯通道路20条,新建成特色山城步道约17.5公里。同时,加快打通高(快)速、铁路、航运对外大通道,大力推进铁路枢纽东环线、渝合铁路、渝西高铁北碚设站、宝山大桥、渝武高速公路扩能、渝遂高速公路扩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多元交通路网结构。 “以后到江北、渝北,时间能缩短一半以上!”年2月14日上午10点,重庆三环合长高速北碚段静观和三圣两个互通正式通车,市民李先生成为首个从三圣互通收费站驶入的车主。 当天一起通车的还有静观互通,三圣镇、金刀峡镇、静观镇、柳荫镇等地居民可经这两个互通驶入三环合长高速与渝广高速,快速前往江北、渝北、合川、长寿、广安等地,极大地加强了北碚与周边区域的联系。 这种带动作用在三圣镇表现得尤为明显,市民驾车在三圣互通下道后,行驶2公里左右便可到镇上。从该镇出发到江北机场,比从北碚城区出发还快捷。 “三圣互通的建成通车,打通了三圣镇对外主通道,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制约三圣镇发展的交通瓶颈。”三圣镇副镇长罗云表示。 随着城市城市干道和高速公路密集铺就,“十三五”期间,我区借机大力打造便民高效的运输体系,构建“二环十一线”公交线网格局,在全市率先完成二环外公交全覆盖。 年11月30日,我区在台农园建成了东城公交枢纽站,开通4条公交线路,覆盖金刀峡镇、柳荫镇、静观镇、水土镇、复兴镇和三圣镇等区域,惠及江东片区20余万群众。值得一提的是,公交执行一票制两元票价,并纳入主城区公交“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范围,实现了城市农村居民同城同待遇。至此,全区各街镇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通客车率%基础上,实现公交覆盖率达%。全市率先实现扫码支付,开启全市公交非现金支付先河。 统筹推动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在交通建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对公里干线公路进行提档升级和路面环境美化,着重打造美丽交通走廊,带动沿线产业发展。”区交通局副局长李春虹告诉记者。 李春虹表示,目前,西渝高铁北碚南站、成渝中线科学城站、铁路枢纽东环线(北碚段)、市郊铁路重庆至合川段一期工程(北碚段)、渝武高速扩能(北碚至合川段)、和渝遂高速扩能(北碚段)等已相继启动建设,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璧山七塘至合川草街至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北碚至渝北高速公路、东阳陆港物流园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 区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陈祖三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大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南下东进西联北拓”的战略部署,以过江桥梁、穿山隧道和骨架路网建设为重点,并在轨道交通、打通城市未贯通道路、山城步道、人行过街设施等建设项目上全面推进,打造网络健全、通行便捷、组织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确保快速路二横线、水土大桥、蔡家大桥等重点项目按期竣工投用,力争开工建设宝山大桥、宝山大桥西延伸段、蔡家隧道等重点交通项目。 新时代新作为,我区交通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北碚区将借助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十四五规划契机,以推动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规范高效便捷高品质出行为目标,以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为牵引,着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在“大”和“微”上做文章,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快速融入川渝大通道,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优势、开拓新空间、添加新动力贡献交通力量。 记者秦廷富通讯员杨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