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88岁的重庆铜梁老人吴定富去了。

这个每月有四五千元退休金、拾荒卖废品几十年的老人,留下的全部家当,只有两箱衣服和一箱书。

今年4月,老人身体就已不太硬朗。阿里巴巴联合重庆晚报奖励老人一万元正能量奖金,那时他生病正在住院,钱一到账,就嚷着要拿去捐了。六一儿童节那天,他出院就把钱捐给了玉泉小学。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捐款。

7月7日,吴定富因脑溢血逝世。粗略统计,这个一件破洞衣服穿几十年的老人,生前捐款助学超百万。

“那是一个怪人。”老邻居抹着眼泪说,“但我知道,世上没有比他更好的人。”

88岁老人拾荒24年

背后原因震惊了收购点老板

自从24年前离家米外的废品收购点开张,吴定富便加入了拾荒队伍,成为收购点的“常客”,一直到离世几个月前。

一个夹钳,一个塑料袋,一个编织袋……每天吃过早饭,老人就开始了拾荒的一天。记者曾跟随老人的脚步,一个上午,徒步走了16公里,回家简单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老人又出门。

这一天,老人徒步走了20多公里,还拖着沉重的编织袋,这对88岁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尽管如此,他却舍不得花1块钱坐公交车。

老邻居也说:“他经常穿件旧衣服,提个编织袋,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捡破烂,一般农民都比他穿得好。他从来不坐车,说浪费车费,经常走路走到合川,一路走一路捡。”

老人的节俭,还显现在这间略显破败的两室一厅老屋里。两室一厅、没电梯的老房子,一年元租金,吴定富和小儿子租住在这里5年,一直到5月份重病不能爬楼之前。

墙壁四处龟裂的屋内,一张布帘加张床垫,客厅内便隔离了一间卧室。在他卧室里堆满了书报,一台21英寸的老电视机就是最值钱的家当。

床下两个黑色旧木箱,装下了老人的全部衣物,没一件新衣。“你可能不信,他有一件中山装外套,穿了40年。”小女儿说。而一顶老人常带的草帽,也已陪伴他几十年。

佝偻着背、衣着朴素破旧、每月来四五趟卖废品……这样一个老人,一定家庭很困难吧!废品收购点老板何永维曾经这样以为。

后来,她才听说,老人退休前是小学校长,一个月退休金并不少。再后来,她又听说,老人把退休金、卖废品的钱全部拿去捐了!

“我觉得不可思议,就去问他,结果他不承认。”

捐资助学几十年

他从未主动向人提起

也不愿打搅被资助孩子的生活

退休前,吴定富老人是石虎小学的校长,如今每个月有多元退休工资,加上各项补助,一年收入约6.5万元。

吴定富一共6个子女,其中收养了2个。老伴去世多年,在子女眼中,父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衣服也舍不得买一件,“父亲的钱一个子儿我们都用不到。”

钱去了哪里?吴定富隐藏的秘密,5年前才浮出水面。

当时老屋拆迁搬家。原本该寄往他家的感谢信,一封又一封被寄到了老屋所在的全兴社区。这样,吴定富捐资助学的事情才被大家发现。

经过全兴社区信息搜集,老人有以下捐助:全德小学儿童节捐款,每年0元连续6年;定向资助3个本科大学生,每人每学期元累计12万元;汶川地震捐元……

铜梁区东城街道宣传委员卢应伦说,老人资助的3名大学生,都是铜梁本地人,毕业后已走上了正式岗位。老人不愿再去打搅对方的生活,连电话都不会打一个。同时,作为铜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员,每年六一儿童节和重阳节组织的捐款活动,吴定富单次至少捐元,今年已是延续的第20个年头。

吴定富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老人没统计过,今年4月份老人对记者说:“退休35年工资,绝大部分都捐了。这一年多没找到合适的捐助对象,工资卡剩了5万多元,我也会捐出去的。”

对于捐款对象,他说:“主要捐给学校品学兼优的孩子,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遇上困难单位和困难群体,我也会捐。赶场天遇到可怜人,只要身上有钱,我都会掏出来。”

全兴社区党委书记陈天伦算了笔账,按目前老人多元的月退休工资,加上各种补助,全年收入约6.5万元。他捐助35年退休收入,按实际价值算确实是一笔巨款。

老人什么都不愿说

教育却挂心了一辈子

一箱整整齐齐的书,两箱破旧却干干净净的衣服,是吴定富留下的全部家当。今年4月份,大儿子吴启国说,老人已立下口头遗嘱:离世后,除少部分钱负担小儿子房租外,其他全部捐给社会。小女儿李兴润说,之前父亲生病住院,亲戚朋友给他的钱,他收到也全部拿去捐了。

一箱书籍摆得整整齐齐

李兴润说,父亲是在她怀里去世的,准确的说,是她的养父。“父亲年轻时,什么苦都吃过,正因为此,他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在苦难里的学生。我们当子女的理解他,尊敬他,并且深爱他。”

直到吴定富去世,家人仍不知道他曾经点对点资助的学生的任何信息。侄儿吴启友说,他是属于做好事真不留名的那种人,这两年,大家像剥洋葱一样挖掘,他做的善事才一件一件的被发现了。

老人什么都不愿意说,他的故事却都在人心里。

尽管石虎小学早已闲置了,但吴老仍常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学校看看

年,吴定富从江津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先后在合川张家桥小学、铜梁庆隆小学任教,后调往石虎小学直至年从校长岗位退休。此后在学校做了十来年的绿化义工。

50岁的梁昌明说,老校长是他的恩人。

曾经的石虎小学有初中教学部。当时经济条件差,许多学生读到中途面临辍学,包括梁昌明。“老校长几次到我家来劝说我父母,还答应给我减免学费。”

后来他才知道,减免的学费是老校长垫付的——学校里许多生活困难同学的学费,都是吴定富从微薄的工资中一点点抠出来的。“老校长经常教导我们:读书是好事,只有读了书才会有出息。”

不少学生在老校长的资助下,跳出了农门,当上了国家或企业领导。“饮水思源,这都和老校长的帮助分不开。”

62岁的铜梁区农委退休干部李淑泉告诉记者,是吴定富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年恢复高考后,老校长多次上门动员我参加考试。”

李淑泉兄弟姊妹众多,吃穿都成问题。吴定富不仅送了他钢笔,还资助学费。当年,李淑泉以优异成绩被永川农校录取。“读书期间,老校长还来我家问过我好几次。”

读书看报一直是吴老每天休息时的最大爱好。

72岁的徐政民爷爷刚开始采访时一直笑,说真的没见过这么疯这么傻的人,笑着笑着他忽然哭了:“我没读多少书,形容不来他的好,反正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常常开玩笑说他傻”,徐政民满脸笑容却泪盈眼眶。

徐政民从小就认识吴定富。“我读小学的时候,吴定富还在合川教书,那个时候就听说,他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都在开始帮助贫困学生。”徐政民回忆,当年吴定富在他们眼中,真的算个怪人,自己吃不饱还捐钱,没结婚就去收养娃儿。

侄儿分享伯伯的新闻时写下“真正的好人长命百岁”

吴定富老人走了,

好事做了一辈子,

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这些他都很少提及。

“捡垃圾他摔破了膝盖不说,

身体不舒服不说,

为了捡垃圾越走越远,走迷路了也不说。

他不说,他啥子都不说,

但他的事,真的值得我们说。”

他什么都不愿提起,

我们却想将他铭记。

今天,一起送别老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