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中国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年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无以计数的地名,这些形形色色的地名组成了一条富有中华文化色彩的地名长廊。有些地名是以数字命名的,如:零陵(湖南)、一江山岛(浙江)、二连浩特(内蒙古)、三亚(海南)、四平(吉林)、五台(山西)、六安(安徽)、七角井(新疆)、八宝山(北京)、九江(江西)、十堰(湖北)、百色(广西);有些地名是以颜色命名的,如:红原(四川)、黄石(湖北)、蓝田(陕西)、白银(甘肃)、黑河(黑龙江)、碧云(云南)、绿春(云南)、丹阳(江苏);有些则是以禽兽命名的,如:虎丘(苏州)、狼牙山(河北)、凤凰(湖南)、鹤岗(黑龙江)、燕子矶(南京)、孔雀河(新疆)、鹦鹉州(武汉)、鸦鹊岭(湖北》......这些多彩而有趣的地名,美丽而神秘。仅仅是听到它们,就情不自禁地对那些地名所代表的地方心驰神往。地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中特定位置所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它具有民族性、地理性、稳定性等特点。根据地名的命名特征,可以分为以自然地理特征命名的地名和以社会人文特征命名的地名两大类。地名得名反映了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而地名演变则展示了一个区域的历史变迁。一、地名得名反映了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特征命名的地名)中国大地山川河湖众多,不少地域的地名都由其地理地貌而来,一类地名因山川河湖而得名。例如:青海就以境内的青海湖得名,黑龙江以黑龙江得名,太行山以东命名为山东,太行山以西命名为山西,洞庭湖以南为湖南,以北为湖北,黄河以南为河南,以北为河北。其实这一类的地名还有很多,如安徽的铜陵以铜陵山得名,湖北黄石以黄石山而得名。另一类地方因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而得名,且更为普遍。在古代,山之南向阳,故称阳,山之北背阳,称之阴。如衡阳位于衡山之南故称衡阳,华阴位于华山北侧故称华阴。与之相反的是,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谓之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中国的地势总体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河流会倾向于自西北往东南流,这样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故称水南为阴,水北为阳。这一类如江阴(长江以南)、淮阴(古淮河的南岸),洛阳(洛河北侧)、襄阳(古襄水之北)。一个很有趣的地名是咸阳,它位于华山之南,渭河之北,所以山水俱阳,故称咸阳。这类以自然地理特征命名之地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下面以重庆为例来探讨地名产生如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又是怎样反映地理环境的。重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因此,在重庆的地名中,与山水有关的地名很多,这些地名突出反映了重庆作为山城、江城的特点。重庆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所以也叫“山城”。既然是山城,重庆自然少不了山,如:缙云山、歌乐山、枇杷山、中梁山、凤鸣山、南山等。有山就有岩。因此就有了曾家岩、马家岩、观音岩、高滩岩、鹅公岩、金斗岩、华岩、红岩等地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红岩和曾家岩。红岩因小萝卜头的故事而家喻户晓,曾家岩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办公地点。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居住在曾家岩。山与坪、坝、坡相比较而存在,没有坪、没有坝、没有坡,便无所谓山。屏幕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幅地形图,它集中体现了坪、坝、坡三种地形。坪是山间平地,坝是河边低缓的台地,而坡是山与坪的过渡地段,这三种地形在重庆分布广泛,故重庆地名有杨家坪、陈家坪、潘家坪、西山坪、马王坪、钻山坪、大坪、南坪等;也免不了这坡那坡的,如九龙坡、松林坡、石板坡、矿山坡、王家坡等,带“坝”字的地名也特别多,如:沙坪坝、珊瑚坝、菜园坝、回龙坝、广阳坝、大石坝等。沙坪坝是重庆的文化中心。重庆两江环绕,是名副其实的江城。綦江、垫江、黔江、巫溪、彭水等地名直接可以看出与“江”的关系,而江北、渝北、江津、涪陵、酉阳(酉水之阳)、合川、永川、南川(川的本义就是江河)、南岸(有水才有岸)、大渡口(有水才有渡口)等也间接与“江”相关。重庆自古就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临水修建了许多连接城市与码头的江边建筑,人们称作门。重庆地名中的门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城门,而可以理解为码头港湾。重庆地名中就有朝天门、临江门、望龙门、太平门、东水门、通远门、石门等。明代时,重庆古城是按照九宫八卦设置的,所以有17个门,朝天门、临江门都是从那时沿用下来的。另外,与江城相关的地名还包括在带沱的地名,沱是江边可以停船的水湾,重庆地名中有牛角沱、白沙沱、明月沱、喻家沱、唐家沱、李家沱、郭家沱等。加在一起,涉水地名占了重庆地名的三分之一还多。江、川、溪、沱等与水有关的地名证实了长江、嘉陵江对重庆地名命名的深远影响。重庆山阻水隔,沟壑纵横,桥在重庆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重庆人架起了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除长江与嘉陵江上的那些真正的大桥之外,还有一号桥、童家桥、陈家桥、杨家桥、化龙桥、观音桥、石坪桥、天星桥、土桥、上桥等。这些都是只有桥名不见桥身的地名。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重庆众多的山水地名,这些地名又突出反映了重庆群山合围,大江环绕的地形地貌特征。江多门多桥多坪多坝多坡,这就是重庆地名的独特的重庆味。二、地名演变展示了一个区域的历史变迁(社会人文特征命名的地名)在早期人类社会,地名的命名往往只表示地形地貌特征和地理方位。自然地理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地名的命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到了后期社会人文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的烙印也在重庆的地名上反映了出来。远在夏禹分全国为九州时,在梁州就有巴蜀地区。其中的“巴”就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大片地方。到了殷周时期,巴国的首府就在现今重庆。为什么叫“巴”呢?因为它位于两江交汇处,江流弯曲,俯瞰如一个“巴”字。这两条江,就是长江和嘉陵江。战国时代张仪带兵灭巴国之后,在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建巴郡城,城址就在今天渝中区朝天门附近。古人以水中可居住的地方叫“州”,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环水有陆可居,所以在汉朝时期,称重庆为“江州”。及后,又改为荆州、巴州、楚州,这已不是按地理位置命名,而是一种行政区划了。隋文帝开皇元年,改楚州为渝州,故唐人李白有诗云“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要顺江而下的渝州,就是现今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汇入长江处,古时的嘉陵江叫渝水,故州名渝州。之后,渝州之名相继五百多年未改。今天,重庆的简称就是“渝”。

到北宋徽宗时,因赵谂(审)谋反之事,政局动荡,徽宗感到“渝”有“变”之意,州名“渝州”,甚是不妥,就下令把“渝州”改为“恭州”,意即要这一地区的老百姓永远恭顺于宋。大家都知道,后来金兵大举入侵,北宋江山不保。宋高宗南渡,偏安江南建立南宋。之后宋孝宗的第三个儿子赵被封在恭州,为恭王。后来恭王赵即帝位,称宋光宗。由于他先封恭王,后即帝位。喜庆双重,因此,就把恭州改名重庆,自此重庆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已八百多年。

相比于西安、南京、北京、杭州这些古都,重庆这个名字比这些古都现在的名称都要古老,这一点还是很值得自豪的。美丽的西南大学前临嘉陵江,背靠绍云山,有北温泉、金刀峡、偏岩古镇等名胜。追溯历史,北磅早在南朝齐时就已设置了东阳郡。北磅濒临嘉陵江,有巨石伸入江中,古人称此现象为“磅”。又因北磅在重庆之北,故称北磅。这处被称为磅石的礁石现在嘉陵江心,在北磅庙嘴以东米处就可以看到。约60米长的磅石横卧在江心,磅石曾和岸边相连。上世纪50年代,为了拓宽河道,磅石的中间一段被人炸断。现在只剩下另一端留在江心了。磅石也是游玩、野炊的好去处。一座城市,街道以全国省、市名称命名,无疑很大气,也很霸气。上海就有南京路、福州路、广东路、重庆路等。上海是大地方,而北碚是小地方,却也拥有辽宁路,吉林路,黑龙江路,这又怎么解释?北碚街名的来由,盖出于抗战精神的体现。当时,北碚叫“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卢子英(卢作孚之弟)。东三省失陷后,北碚当局立马将原来清合路改为辽宁路,西山路改为吉林路,歇马路改为黑龙江路,白云路改为热河路。“七七”事变的消息传来后,卢子英即将东山路改名为卢沟桥路。不久,北平沦陷,又将文华路改成北平路,日寇占领了天津,便改人和路为天津路,上海失守,改金佛路为上海路,南京撤退即改均合路为南路......,这些改名行为以示对日寇的侵略罪行,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北磅所借用街名的外省、市,都在沦陷区,因此没有四川路、云南路等。地名无疑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杭州、桂林、洛阳、绍兴、扬州、蓬莱、巫山、天水、伊犁、丽江......单是听听这些如诗如画的地名,就已让人心驰神往。地名是城市的一道靓丽名片,对研究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更多感兴趣的人加入地名研究的大家庭。

▼滑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