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4:30,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李婳老师来给文学系学子上一堂的理论实践兼备的表演实践课堂。 李婳老师细心的讲解了表演教学的内容,表演艺术的特点、表演的流程,信念感的建立,细致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嘉宾介绍 课堂内容 01 表演教学的内容介绍 表演教学是理论实践兼备的实践课堂。表演类课程主要包括:语音基础、台词技巧、声乐演唱、形体、戏曲、乐理、小品表演、舞蹈表演、影视拍摄、特长训练、文学修养课程等等。学习表演,一般会从解放天性练习开始,然后是模拟、生活观察、无实物、小说片段、剧本片段等。 02 表演艺术的特点 表演体现的是生活的感悟,演员在表演中体现出的情感也是对生活情感的真实表现。表演让演员更加开放。非表演专业的戏文同学也可以学习到一些有用东西。首先表演这个专业能让人的情感和性格更加开朗,更加自信,其次它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向心的真实感受。 03 学表演的流程 表演中的七力四感分别为: 七力: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感受力、思考力、适应力、表现力 四感: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 表演中的三位一体: 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和创作的产品即人物形象这三位一体统一于演员自身。 表演三位一体的原则: 1、演员与角色的统一:演员在精心体会过剧本的精神之后,在表演中把角色真实地再现出来,真实的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觉得不是在看演员演戏,就是在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2、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演员要把艺术和生活统一起来,便于观众接受,让老百姓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 3、体验与表现的统一: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也是在体验角色的内心和角色的日常生活。那演员不仅要体验好这个角色,而且要把这种体验表现出来。 04 信念感的重要性 在学习表演的流程中李婳老师特别提及了信念感一词。李婳老师形容信念感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他们是真的相信了,没有假定,都是真的。相信当下发生的一切,不需要扭捏,不需要思考该怎么演。坚定了信念感之后,就进入了表演的沉浸式状态。 相信自己的人物,相信当下的环境以及对手做的一切。不要管对面的摄影机和工作人员,不要管台下的观众和侧幕的工作人员。 05 实验课堂之生长训练 李婳老师要求同学们能够在音乐之中去静静地感受人这一生的变化然后学会表现出来。训练过程中李婳老师温柔的声音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给同学们下达动作的命令,“此时,你是一个胚胎,蜷缩在妈妈的子宫里”“你学会了走路,用双手抱向妈妈”“你考上了大学!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你有了孩子,在车站与她做开学前的告别”短短十几分钟,李婳老师用人生每个重要的节点完成了同学们的生长训练。音乐暂停,训练结束时还有部分同学感动落泪。这就是表演这门艺术所散发出的魅力,不仅仅是简单重现生活,还富有演员真挚的情感。 问答环节 我们该如何扮演一个角色? 李婳老师:从自我出发①寻找自己和这个角色有没有相似的地方②想象这个角色就是自己(如果是自己面对这些事应该怎么做?)③借助服化道(带入自己进入情境中)去找情感体验表演主要就是围绕爱情,友情,亲情情感如何外化出来去捕捉人物的动作细节(细小的动作捕捉越多就越生动) 什么是表演? 李婳老师:在我看来表演就是一种文学,而在表演中就需要一个字“真”。表演要真听、真看、真感觉。“真听”所指的就是要去交流得上。“真看”所指的就是要自信。“真感觉”所指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接受到所有的信息,能保持用理性控制感性去表演。这些就是演员的素质训练,身体、反应等训练,配合上思想高度,最后实现在舞台上真正的以角色的身份生活起来。 什么是信念感? 李婳老师:信念感就是完全的融入到你的角色和剧情中,相信剧中规定情境,相信你就是角色,就像小孩创造信念一样。那我们究竟是在制造什么样的信念呢?演员首先使自己相信,然后让观众相信。演员相信自己,相信角色和他的工作。一场戏剧的演出过程就是所有人不断相信的过程。 学习表演和剧本创作之间有什么联系? 李婳老师:戏文系的学生,都需要创作剧本(一度创作)。而一度创作类似于打地基,地基牢固上面的建筑,我们根据剧本诠释的角色才更加真实可信。学习表演实质上可以帮助学生阐释原著、创作新剧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凸显学生的创作意识,可以体现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 最后,李婳老师告诉我们:学习表演对戏文专业是有好处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群众.利用表演能提升学生想象能力,帮助学生体会情感的交流,真正的学以致用.针对舞台表演对剧本写作的影响展开研究,结合实际写作过程,进而提升剧本写作的能力。 编辑:杨洁 文案:陈歆玥、陈丽 排版:黄琪瑶 图片:唐钰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