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 点击上面的链接即可分课点读▲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2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近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 6《景阳冈》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第二单元作文《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第四单元 第9课《古诗三首》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11课《军神》 第12课《清贫》 习作《他____了》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第14课《刷子李》精讲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第六单元 第15课《自相矛盾》 第16课《田忌赛马》 第17课《跳水》 第七单元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 第19课《牧场之国》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第20课《金字塔》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七》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微课讲解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课文知识点 作者简介: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原有集,已失传。 朗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词语理解 诣(yì):拜访。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诣:拜访。 乃:就,于是。 为: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的意思。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问题探讨 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杨氏之子的机智主要表现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话语上。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课后习题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方法指导:先理解借助注释,理解全面意思,再进行背诵哦!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杨氏之子迅速听出了客人孔君平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拓展延伸1.关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2.关于作者刘义庆刘义庆(公元-公元),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生字视频 拓展链接名人机智对答小故事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去拜访李膺(yīng)。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宾客没有不对孔融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同步练习 21杨氏之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梁()惠()诣()乃()禽() 粱()慧()指()奶()离() 三、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 (2)甚: (3)惠: (4)诣: (5)乃: (6)设: (7)曰: (8)未: (9)闻: 一、shìshènyìwèiyìngqín 二、梁国高粱;实惠智慧;造诣手指;乃是奶奶;家禽离开 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2)甚:很,非常。(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4)诣:拜访,拜见。(5)乃:就;于是。(6)设:摆放,摆设。(7)曰:说。(8)未:没有。(9)闻:听说。 第二课时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l____n________ì____ènq____ 梁乃氏甚禽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___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闻:________ 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1.注释: (1)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 (2)以:把。乃:于是。 (3)欲:想,希望。知:明白。 2.思考: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 ①何氏之庐也。庐:________________ ②人问其故。故:_________________ ③即遣还外。遣还:_______________ 一、liánɡnǎishìshènqín 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2.示:给……看曰:说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3.未:没有闻:听见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1)何晏七岁,象神童一样聪明智慧,魏武帝认为他很出色而很喜爱他。把何晏安置在皇宫里,想以此把他当儿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出一方形,自己坐在里面。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这是(我)姓何的房子。”魏武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遣送出宫外了。 (2)①庐:房子。这是(我)姓何的房子。 ②故:原因。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③遣还:送回,遣送。立刻把他遣送出去。 特别声明: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