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机声隆隆, 机械车辆来来往往, 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目前,随着平阳互通KV超高压线、K+坟墓等“硬骨头”顺利拿下,新柳南项目房屋、杆线拆迁工作全面完成,为路基全线贯通扫清障碍,征地拆迁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使命在肩,勇闯难关。三下三上过预审,多方合作闯新路,“四干”态度促征拆,杆线不倒人不倒……每一幕场景,都是项目征拆工作的难忘征程。3市9县区、公里主线,亩建设用地,回首来时路,离不开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与付出。 ▲随着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项目路面层施工如火如荼 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三下三上再过“预审关” 在年11月16日,新柳南项目用地预审就已经获得了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批复。但由于国家颁布相关政策制度,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从严、从紧审批占用基本农田,明确要求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新柳南高速公路属于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公顷,项目报批工作陷入僵局,各项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转折发生在年8月,随着《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文件的出台,省级公路网规划的部分公路项目纳入受理范围,项目用地预审工作迎来曙光。 随即,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召开项目用地预审对接会,要求本项目需重编用地预审报告,报自然资源部批复。至此,项目将面临报批工作周期长、任务重、时间紧的不利局面,征地拆迁工作任重道远。一方面,施工单位人员设备全部进场,动不了工,心急如焚;另一方面,用地预审却迟迟未能批复,征拆工作举步维艰,项目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把握新政策调整对项目建设带来的转机,快速完成土地预审,成为新柳南项目一道首要面对的必答题。 这道题要答好,就要快。要解决占用基本农田问题,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编制出基本农田的调规补划方案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项目迅速行动,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报批攻关工作小组,通过实地核算占地面积和将一般农用地补划为基本农田“两步走”落实调规补划。 ▲在各县市区实地调研以落实调规补划 于是,一辆车、一批人,迎着星光、翻山越岭,在泥地、在密林、在田间地头留下身影。 为了掌握第一手用地基础材料,减少因优化设计出现的变更,报批小组拿着设计图纸,在现场反复核算占地面积。山高路远,饿了只能简单对付一份盒饭,渴了喝几口冷水,累了就在车上小憩一会儿;为了将一般农用地补划为基本农田,先后三次到思陇镇与思陇社区村委讲道理、达共识;为了及时评审调规补划方案,一天时间要跑两个县区与相关部门对接评审工作,不到一星期时间就要跑完全线9个县区。 ▲在思陇互通一线调研 “老婆儿女视频见,老父老娘泪满面。”忙碌的工作只能让他们放弃周末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一句简单的玩笑话正是当时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一点遗憾、一点疲惫,却没有一丝后悔,因为所有付出都值得。 三下三上过预审,好事多磨出成果。在沿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项目的不懈努力下,年12月25日,项目将重新用地预审材料报送国家自然资源部。然而好事多磨,不久,项目先后三次收到自然资源部的补正材料通知书,要求项目服务区中的经营性用地、管护工区、停车区、各类连接线等用地,避让基本农田。项目公司根据反馈意见,三次下到实地调研以完善方案:一下柳州连接线,确认裁切方案;二下枯杭连接线,经与上林政府沟通协商后,认为该连接线对地方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促进作用,确认保留意见;三下来宾大龙服务区解决经营性用地占用问题。与此同时,根据实地调研,及时与自然资源部沟通,实事求是地撰写汇报材料,又经过多少难捱的夜晚,先后三次完成补充材料上报工作。 ▲项目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复 几度坎坷而徘徊,几度探索又迈新步。重走报批路,再过预审关,经历半年多的奋斗,近两百个日夜,全体参建者单位的努力和付出,终于迎来开花结果的一刻。年6月19日,当项目拿到自然资源部的用地预审批复时,振奋人心!那薄薄的两页纸,比看着要沉。 创新思路跟踪落实 多方合作破解“资金关” 根据《广西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协议》和《广西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特许权协议》协议内容,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采取“区市共建”的模式,何谓“区市共建”? 随着自治区“县县通高速”重大决策出台,从年至年,将陆续投资亿元开工建设24个高速公路项目;6年内,广西平均每年需建成高速公路公里,建设强度是过去3年平均数的3倍。 为确保完成任务,拓宽融资渠道,“区市共建”新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下,地方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及其费用的主体,负责承担征地拆迁工作及费用,统筹协调推进辖区内项目建设各项目工作,确保按项目施工进度需要提供建设用地。 但在推进过程中,却路遇重重困难,发展并不如预期。 “区市共建”工作,首先难在资金上。新柳南项目途径南宁、来宾、柳州3市9县区,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不乏上林、忻城这样的贫困县,出现不同程度融资困难问题。截止年4月,各县区征拆资金到位率不足20%,来宾市资金到位率仅1%。巧妇难为无米炊,征拆资金的筹措问题紧紧卡住项目推进建设的咽喉。 这一现象不是个例,已成为区市共建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的普遍现象。年4月,自治区召开全区铁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第二次调度会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会上明确提出的“以资源换资金”的工作理念为项目明确了思路。 结合沿线地方及交投集团实际情况,项目创新方法,积极探索,走出新路。项目与交投地产合作,提出了通过多方合作开发土地资源的方式筹集资金。 ▲时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现任交投集团总经理王劼耘到项目指导,助推解决征拆资金缺口问题 “以土地换资金”,于项目,能有效解决征拆资金来源问题,突破资金缺口瓶颈;于地方政府,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挖掘闲置土地价值,促进土地的开发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经与来宾市兴宾区及忻城县共同研究、沟通,就这一思路了达成共识,分别于年8月8日、年8月27日与忻城县、兴宾区签订征地拆迁资金缺口及土地开发项目合作协议书,为忻城县、兴宾区解决征拆资金缺口问题打下基础。 摸索中前行,合作谋共赢。在与来宾市兴宾区、忻城县等县区沟通过程中,给出的初步方案不尽如人意,存在因地块小,配套设施少,综合开发价值不高;或因区位偏远,交通不便;或因处于规划阶段,无法开展招拍挂等问题,合作事宜受到阻碍。 项目主动对接、及时跟进,加强与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沟通,针对部分处于规划中受拆迁安置的地块,一方面,项目安排专人跟踪合作地块的征拆、报批、招拍挂;另一方面,将情况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在推进合作地块征拆、报批、招拍挂的同时超前支付资金,分别为忻城县、兴宾区筹措资金万元、万元,为征拆资金缺口问题打通“任督二脉”。 ▲与兴宾区签订土地开发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对于自行筹措资金的县区,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及细化协议,及时跟进资金到位情况,先后发函28份,协调地方政府召开推进会20次,编制简报18期,定期发送短信与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沟通,一时间,征拆资金问题从上至下得到重视。如上林县,生态环境优质,旅游资源名气在外,获得了世界长寿之乡称号,但是受到交通条件制约,旅游及辐射的康养地产等产业发展并不如意,指挥部加强与上林县政府沟通,说明新柳南通车将大力促进上林县旅游、地产等产业发展,建议其优先解决项目征拆资金缺口问题,以小投资促大发展。 这些举措,进一步加快沿线市县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步伐,为征拆工作资金保障的落实奠定基础。 截止月12日,柳州市到位资金4.9亿元,来宾市4.5亿元,南宁市6.27亿元,共到位资金15.67亿元,项目征拆资金筹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全力以赴多措并举 “四干”勇破“交地关” 征地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从征地公告到动员群众土地内分外分、征地费用的兑现,这一过程涉及面广、环节多,程序复杂。面临着亩的艰巨征地任务,项目顶着重压,以大干、巧干、抢干、加班干“四干”勇破“第一难”。 “大干”吹响号角。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新柳南项目在年6月份要完成80%以上征地,然而期限迫在眼前,主线仅移交不足1/3土地,土地移交工作严重滞后,特别是控制性工程施工用地。为此,项目将征地工作摆在首位,征拆协调人员倾覆而出,分片负责,全线动员。从放线挖沟、土地内外分,协议签订到征地费用兑现,通过土地移交一站式全程跟踪服务,督促各县区尽快移交建设用地。年1月,柳州市柳南区一次性全部移交土地亩,打响了征地战的第一枪;同年1月,亩!上林县大规模移交控制性工程用地,在全线范围内实现首次大规模控制性工程用地移交;年7月,忻城县完成全部用地移交共亩,成功拿下这场战斗中最艰难一役。 ▲上林段移交控制性工程用地亩 “抢干”奠定基础。阳春三月,位于忻城县龙马红水河特大桥附近的5亩“牛大力”中草药田绿意盎然、长势正旺。项目工作人员却为这抹“绿”发愁。该片田地位于项目主线路基范围内,如何不能及时征收,将影响龙马红水河特大桥的实质性动工,然而在与农户协商过程中,由于忻城县尚未出台相关补偿标准,补偿价格始终未能统一。项目积极与农户沟通,引进市场评估方式实施补偿,委托相关单位对田地进行评估,以市场价为参照标准,确保补偿价格合情合理,让群众满意。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实现该地的征收工作,为全线最大控制性工程龙马红水河特大桥在汛期到来前完成桥墩浇筑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项目根据不同群众实际情况,或采用等价土地,或采用实物等多种灵活的补偿方式确保用地移交,对全线快速交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抢时机,善作为,为龙马红水河特大桥的快速推进打下基础,图为建设中的龙马红水河特大桥 “巧干”赢得信任。铺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群众心头灯,要想赢得群众信任,就要了解群众后顾之忧。经上林县文记庄群众反映,希望将文记庄与亥马庄出入的通道由正交改为斜交。指挥部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单位做好群众解释工作,“正交改为斜交会加长通道长度,由40米变为80米,导致通道光线不足,存在安全隐患。”指挥部工作人员带领村干部到来马路实地考察通道走向,并耐心解释,“原来的设计方式经过我们再三斟酌,既节约成本,有效加快工程进度,又保障了大家出入的安全。”通过实体工程例子来让群众明白设计的必要性,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也收获了一片真心。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与群众真心相待,让项目征拆工作行稳致远。仅用时3个月,全部完成了上林县28户回建地的征收工作,上林县成为最快完成征地工作的县区。 “加班干”穿针引线。在来宾市移交的亩土地中,由于各种错、漏、土地纠纷没有处理等原因影响支付工作,移交土地不连续,形成相互交错、穿插、割裂的“插花地”,严重影响施工。为顺利拿下“插花地”,项目根据群众不同诉求,将工作落到一线,“穿针引线”解决插花交地。白天走村落户、实地走访,晚上思考行之有效解决措施、编制报告成为工作常态。“老乡,下午好”,“兄弟,久等了!”一段简短的问候饱含真诚,一个在守候的身影让人动容。针对片区内外出打工、平常不能回家的住户。项目工作人员利用清明、端午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实地到访,等候群众签订协议,在闲聊家常中完成协议签订,也让征地工作更添一丝温度。 ▲入户签订搬迁协议 自年8月全面开工以来,项目快速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仅耗时6个月,完成2.8万亩征地工作,占比95%。与此同时,迅速、精准调整工作重心,将电力杆线迁改及房屋迁移摆在首位。 突出重点较真碰硬 想方设法突破“拆迁关” 遥看新柳南,高速徐徐铺就,跃然山水间。 ▲高速路形象逐步成型 在交付大部分施工用地以来,项目进度有很大的改观,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拆迁问题一直是阻碍施工推进的一道大坎。 全线需迁移各类电力杆线处、通讯杆线处,国防光缆16处,合计共需迁改千米,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涉及超高压、国防光缆等,迁改难度大。项目沿线各县(区)杆线迁改工作启动缓慢。截止年12月,全线房屋、杆线迁移仅完成18%。 “K+山头的坟墓何时能迁移?” “平阳互通KV高压线何时能迁改?” “弄桥隧道口的房子何时能拆迁?” 这些问题作为项目拆迁工作中的硬骨头,更加需要绞尽脑汁。为尽快解决征拆问题,项目主动作为,抓住重点,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一路探索,一路前行。 一是以政策为依据,细化工作方案。要圆满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此,在征拆初期,及时制定了《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手册(草稿)》、《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文件汇编》及征地拆迁管理办法等8项规章制度,为实质性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做好管理上的准备工作。 开会动员、入户宣传,这是开展征地拆迁的常规“第一步”,但征地涉及到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矛盾多、纠纷多,群众对此并不“买账”。 ▲召开协调会调解群众矛盾纠纷 遇到“钉子”就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与之周旋。项目指挥部与地方政府、项目部征拆人员联合发力,细化工作方案,充分掌握征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到乡镇到村委,巧妙应用政策,配合乡镇征拆工作寻找突破口,推进征拆工作进程。 位于弄桥隧道南端出口约50米处的6座房屋,项目经多次动员、对接,村民一直不同意搬迁,项目根据村民心里特点,巧妙应用政策,将该房屋定义为危房。“老乡,附近已经开始施工,属于危房居住,有极大的安全风险,如果发生什么事故那可得不偿失啊!”,经过耐心地劝说,在村民心理防线松动之际,再利用安置房和补偿作为“诱导”,一口气拿下了搬迁协议,成功拔掉了这枚“眼中钉”。 ▲弄桥隧道出口端房屋拆迁现场 二是以先进为样本,搭造学习平台。随着拆迁工作不断推进,各县区房屋杆线迁移工作推进“参差不齐”,项目根据房屋杆线搬迁、迁移工作进展较快的先进县区,选择在较短时间内完成70%征拆工作的上林段为榜样,组织各县区开展学习。其中,上林段倒排征拆计划节点、出台奖惩措施、边迁改边进行方案设计等做法为其他县区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三是增强使命感,勇当“排头兵”。今年年初,因疫情影响,各乡镇封村封路,村委政府征拆相关人员大部分调配到防疫站,拆迁工作受阻。项目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为扭转态势,项目全力以赴、主动出击,安排专车到点,规划、开辟制定路线,以接送征拆人员入村入点。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同志冲锋在前,冒着感染风险,走村访户落实杆线事宜78次,沟通协调36次,得到群众大力支持,为后续快速推进征拆工作打下厚实基础。 ▲与兴宾区公路局工作人员讨论平阳互通杆线问题 “横眉冷对”也要“步步紧逼”,杆线不倒人不倒。平阳互通超高压线路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线路,是所有超高压线路迁改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了能顺利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安排能力强、业务熟练的协调专员负责跟踪落实,2个多月连续蹲点,与项目部协调人员风雨同舟、同吃同住,组成超高压线路迁改“攻坚小分队”,从走线、设计评审、施工队进场、协调增加施工人员,到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超高压局停电等工作全程跟踪落实。对接10次没效果?那就次!材料在哪一环节,各环节要耗费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需要持续跟踪,然而,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难免碰壁,“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历经无数次的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无数次的走访面谈,无数次的推杯换盏,终于在“步步紧逼”中打通超高压杆线迁改所有环节,将这块硬骨头成功啃下。 ▲项目杆线主要集中在平阳互通,共有kv钢铁塔2座、电力杆47根,需迁移10kv高压线米,v低压线米;共有通信杆根25根,需迁移通信杆线米,包括2根地下光缆长约米;共需迁移水管米,现已全面完成迁改。 路途艰辛,成绩来之不易。经过多方努力,房屋、坟墓搬迁和杆线迁移工作全面完成。目前,各类杆线迁改完成93%,房屋拆迁完成88%,坟墓搬迁完成%,主线内全部完成征拆工作。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从因占用基本农田而停滞到再获用地预审批复,从征拆资金存在巨大缺口到“区市共建”工作上新台阶,从“零”交地到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历经困难,却百折不回,兜兜转转,却从未止步,坚实、圆满地走完了这条充满坎坷与荆棘的征拆路,是“区市共建”模式下主线内最快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的项目。 此次成功,不仅在项目推进建设过程中描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项目年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高速公路建设破解征拆难题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素材提供:庞崇、肖庆乐 编辑:唐相传 GX_xlngsgl 广西新柳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