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巴蜀小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责任担当,鲜活灵动”的现代公民,学校通过三类课程、三个平台、三种形态、一条途径的方式给孩子烙上独有的印记,成长为合川巴蜀孩童自己的样子。 每月一次的主题学习这学期又如约开展。律动社区生态课程之“青青园中葵”就是通过主题学习这一平台和家校共育的途径来实施。这样的课程以科学、综合、班队三门课程组成课程群为此作支撐。科学学科重在学习播种,查阅百科;综合学科重在小课题研究,种植陪护的实际操作;班队学科重在对班级开心农场的管理,以及延展到美术、音乐、语文、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化实施,主题学习课程的每一环节都经过细致地规划,并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一次主题学习课程,同样是“小课堂+中课堂”的课程形式,却有另一番感动与精彩。 家校携手走进中课堂 初秋的时刻还充满着夏之绚烂,它充实,丰硕,虽然没有茂盛,但它拥有生机,等待着我们去耕种,去收获。秋天的合川巴蜀园仍旧光彩宜人,树依旧是那么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端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观看科技种植白菜视频,了解白菜的种类、生长特性等百科知识,学习菜籽的播种步骤,聆听老师讲解在实践体验中的安全事宜。 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家长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担当起了这次课程的资深老师。三、四年级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率先来到开心农场,家长用自己多年的播种经验教授孩子们,怎么打坑?坑与坑的距离要多远?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一个坑多少粒种子?放在坑里什么位置?怎么培土?怎么浇水?孩子们按着家长的讲解小心翼翼地在坑里放下一粒粒的小种子…… 老师是理论的支撑者,家长是实践的践行者,家校共育,撒下一粒粒种子,播下一份份希望。我们共同期待收获,也期待成长,期待孩子与白菜娃娃一样鲜亮和迷人。 个性创意丰富小课堂 我的课堂我做主!有了中课堂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孩子们柔软的心中已经溢满了对种子们的爱,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方式表达出对它们的热爱和期望:制定陪伴管理表,把播种故事绘制成册…… “绘”故事,心在远方 别看一二年级小朋友他们年龄小,特别是二年级的小朋友有了上一次主题学习校园绘本制作的经验,这次的“白菜娃娃成长记—播种篇”,绘制起来是得心应手,用画笔画出他们的播种故事、用美丽的色彩涂抹播种的经历、用大胆想象简洁的文字来丰富画面,再把这些美丽画面装订在一册,配上精心设计的封面和封底,一本美丽的绘本就创作成功啦! 一粒小小的种子不仅有生命,也有思想和情感的,只要每天微笑着面对太阳,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总会开花结果! “模”情景,寓教于乐 “我是白菜种子。”“这个坑不能这么大,我来帮你!”“种子宝贝快喝水吧,喝了水快快长大!”三、四年级教室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原来是孩子们正在情景再现,回放播种过程画面。台上的人表演得惟妙惟肖,把白菜播种过程劳动的快乐与辛苦,及对白菜种子成长的盼望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台下的人或思考或微笑,整个教室洋溢着感动和快乐。 在笑与乐的情景还原舞台上,孩子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认识到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学到了白菜播种的知识和技能,懂得了生活处处皆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 “创”文学,笔下生花 走进五、六年级“白菜娃娃成长记—播种篇”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文学创作正在进行中。舒缓的背景音乐轻轻地流淌着,孩子们埋头奋笔疾书,纷纷记录着播下种子的这一美好时刻!瞧,这俩孩子的文学种子开始发芽了。 感悟:基于儿童做课程 杜威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主题学习综合课程的开设,创新了合川巴蜀小学合韵课程小中大课堂一体化的系统实施,让课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课程因需要而设置。以“青青园中葵”课程为支点,从生态环境、生命科学、栽培技术、劳作技能等多方面建构起律动社区生态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种子种植实践中,培养学生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责任担当的小主人意识。 合川巴蜀小学将继续探索合韵教育主题学习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用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用特色的课程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