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孩子在长个的时候

不“痛”不“痒”

所以很多家长都没有

认真对待孩子的生长状况

等到发现娃怎么老是长不高时

可能已经晚了!

有个男孩,14岁5个月,身高cm,他的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近半年没长高,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做骨龄检查后,显示骨骼只剩一条缝,基本闭合了。

孩子和母亲那一刻都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急哭了。其实如果能早1-2年来干预治疗,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生长异常呢?

在家里,父母可以每三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比同龄孩子矮5-10厘米)、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排队总站在班级前三位,每年长高不到5cm,则可怀疑为生长发育迟缓,医院进行科学诊断。

生长速度减慢通常是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

生长速度减慢的标准:

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

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

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

如果符合以上数值,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在医院,医生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骨龄是预测成年身高的主要依据,骨龄比生活年龄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孩子的发育成熟度,例如孩子发育的提前、一般、延迟甚至异常状态,但凡涉及到孩子身高或者发育异常的都可进行骨龄检测。

如肥胖、早发育、身高增长太快等可通过骨龄检测看看是否骨龄超前。

一般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正负一范围内属于正常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提示可能有异常,一旦发现孩子生长曲线向下,更加得重视。

如果女孩在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睾丸体积增大,提示出现性早熟,医院诊治。

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医学上,也是通过监测骨龄来判断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情况出现。

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但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了,这时候要增高就已晚了。

孩子如果出现突然“猛长”也需要家长多注意。孩子猛长一截后,开始缓长:有些孩子年龄不大,比同龄孩子长得要快,但很快出现缓长。

通常比同龄孩子高出1/3头或超出6~7厘米以上,这样的孩子往往骨龄偏大,有早发育的问题,生长周期短,骨骺提前闭合而停长,孩子就长不高、长不好。

?科学的运动

有助于孩子增高的运动有跳高、跳绳、篮球、排球、跑步、单双杠、引体向上、健身操、游泳等。

?营养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多补充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晒太阳、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等,有助于长高。

?少吃甜食、饮料、冰淇淋等零食

过量摄取这些零食,除了容易发胖、容易得代谢性疾病以外,也影响生长发育。

?良好的睡眠

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优质睡眠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再加上睡眠时肌肉得到充分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的伸展,均有利于孩子的身高增长。

?愉悦的心情

儿童心理受挫、情绪压抑等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障碍而影响长高,情绪还可能影响食欲、睡眠等,最后一起影响生长,因此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长高。

温馨提示

特殊时期,来中心请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主动出示绿码

编辑:姚伟婕校对:周吉宏审核:戴敬康梅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省城镇职工/长沙市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单位长沙市城镇居民门诊统筹报销协议、“两病”报销医疗机构梅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心大楼面积余平米,核定病床90张。中心现有工作人员名,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3人(副主任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12人)。设有全科、外科、高血压专病门诊、中医康复科(中医馆)、妇科、口腔科、眼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门诊科室,还开设产后康复、婴儿游泳、儿童智力与营养评估、小儿中医推拿等特色服务。中心先后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省医院、医院、医院开展双向转诊、区域门诊和临床协作,提升了中心医疗技术水平。本着“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中心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从疾病防治到健康管理的转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社区服务模式。咨询预约电话75173182131-(导诊)-(住院部)-(预防科)-(妇科)(妇保科)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