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m.39.net/pf/a_6269210.html

6月1日上午,CCTV13新闻频道正在播放《今日中国》系列节目。

作为川外播音学子,我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节目播出当天在SISU播音校友群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个熟悉的面孔就是我系12级毕业生,现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播部记者——向星华。

大家在校友群里的发言

▼▼▼▼▼

SISU播音系——优秀毕业生

向星华:不留余地向前走

湖南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联播部记者

“我们也自称为‘新闻铁军’,行军打仗,和‘战友们’一起,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投入每一次的报道任务!”向星华师哥在访谈时说道。

从大学时的“多试错、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奋战考研、一鼓作气往前走”到研究生阶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成为一名“记录时代的战士”。师哥的每一步,都在不留余地向前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级播音系优秀毕业生——向星华,聆听他的成长旅程。

一起来看看师哥在央视平台现场报道的视频吧!

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记者

向星华

获奖简历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华社“优秀实习生”

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优秀主持人”

央广“夏青杯”朗诵大赛重庆区三等奖

校学业奖学金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毕业论文

朗诵大赛一等奖等

·重庆大学·

优秀研究生

优秀共青团员

出境交流学习奖学金等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年度湖南新闻奖重大报道奖

湖南新闻奖一等奖

湖南新闻奖三等奖

至年度湖南体育新闻报道

优秀作品一等奖

年度湖南省统战好新闻三等奖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二季度

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等

大学记忆

SISU播音系

“进入川外是年,当时学校的名字还叫‘四川外语学院’。学校师资强、学科双语特色突出,成为了我有机会来到川外的原因。来到山城,第一印象是楼梯真多,每走一段都要爬坡。

来到川外,除了令人难忘的各类梯坎和夺命坡,还有占据课程一半的英语课程,非常具有川外特色。

大学四年时光,最难忘的是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和倾尽全力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播音系的老师们课上耐心地传道授业解惑,课下也会就每个同学不同的兴趣和特点帮助规划未来,我们和老师们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

1.

多去试错,这是年轻的资本

“我最佩服的是我们班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当然这也是慢慢尝试和探寻出来的。在学生时代我们是一团火,因为相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毕业后我们是满天星,各自在不同的岗位坚守。

很多人都说读书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要去做什么。但是当时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在校团委、学生会、社团、做社工或者就算是去旅游,去打工,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带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就算觉得不合适也没关系,马上再去尝试新的方向,年轻就是有机会去试错,也是在试错的过程中,你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

谈及到大学时光,师哥仍然记忆犹新,还分析了12级师哥师姐们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步步耕耘,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师哥还特意找出了当时的毕业照,告诉我们一定要用上这张照片。

今日之努力必有将来大收获

“从大一开始,我就在院学生会的宣传部担任干事,同时自己当时就已经在做音频类自媒体了,还在全班号召同学们一起做。当时还记得雅安地震的时候,我们熬夜通宵赶了一期音频节目出来,做了天全县的电话连线,做了重庆地区的献血的市民采访。当时我们也只是大一而已,没有人告诉我们稿子怎么写,采访怎么问,想做就去做了。

我觉得这是年轻的资本,有干劲、有目标,还有可以去尝试的能力。最后那一期的节目是苹果播客排行榜的第一,一直在首页挂了一周,即使是那个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媒体、播客是什么。这个经历对我七年之后找工作,仍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

2.

肆意挥洒汗水,一鼓作气勇毅前行

高考结束的时候,向星华师哥就已经有要去一所学校读研究生的想法了。“多读书能够丰富自己学识和眼见,同时研究生的身份能让我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具竞争力,能够找到一个平台更好的工作。”

师哥是在大三时开始全心全意备战考研的,借着川外在闹市中偏安一隅很适合静心读书的环境优势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考研之路上肆意挥洒汗水。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复习的时候我也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慢慢的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考研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漫长的考研过程中,有人觉得太难就放弃了,有人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真正从一而终坚持到最后的人很少,往往坚持下去能够跃过独木桥的人,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谈及考研时,师哥和大家分享到了很多心路历程,希望大家在这条路上大胆追逐。“考研是一个人的漫长苦战,路很长,很艰难。我希望师弟师妹们下定决心之后,就要一鼓作气往前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科期间,专业的学习更注重实践性,播音要求的身台形表都是需要亲自实践学习的。我们学习的语言表达、出镜报道、节目主持等等都是你在课上学习之余自己也要去反复实践并且完成一个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万里路。

研究生阶段更偏向学术性,基本上就是参加不同的学术论坛,期末考试需要写论文,平常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类书籍。这个时候对于你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领域会更严格一些,可以说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本身都能丰富你的学识和远见,但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相信对于自己来说会有很大的提升。”

▼▼▼▼▼

3.

未来是现在积累而成的

向星华师哥研究生快毕业去找工作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北京驻扎了四个月。“刚开始也没笃定过信念说,一定要当一名记者。”

但其实师哥对于记者这个专业是有一定优势的,从大一开始,师哥就在积累自己的作品,其中涵盖了音频节目、纪录片、新媒体运营、新闻稿采写等等,总的来说在传媒方面的实践和作品都是比较丰富的。

“一般大型传媒机构、互联网大厂都会在北京设站做校招。虽然北京站的竞争挺大的,都是海外院校、清北复交等名校的学生,但是自己有作品、有特色、有想法就能同台竞技了。特别是播音专业,在面试环节往往都很占优势。”

“最后运气比较好,那一年湖南广电有校招,岗位也比较核心,和我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对口,我想在这里对我的成长肯定有很多帮助,就一直工作到现在了。”

师哥选择成为一名记者进入湖南卫视,现实的种种经历更加真实。本科播音专业的学习也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努力走下的每一步都会有印记。

打牢基础才能添砖加瓦

“播音是记者最一项加分的能力,每一次出镜报道或者新闻采访都需要我们展示出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大学学习中,你所学的每一堂课都能成为今后工作的垫基石,你的每一次实践都能为你的简历添砖加瓦。

在工作中我感觉到新闻中心的领导、同事是一群有温度的人。与其说,新闻中心的记者都是眼望星空,奔走于大地的记者,不如说他们人人都是记录时代的战士。

工作中常常都会碰到紧急任务,我们也自称为‘新闻铁军’,行军打仗,和‘战友们’一起,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投入每一次的报道任务。”

想对我们说

SISU播音系

抓住语言优势

正如当时敬一丹老师到川外来做客,采访中所说的:“其实川外的学生出去之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成为记者的话,是非常有优势的。

向星华师哥希望大家能够抓住在大学时光多多充实自己利用优势。“就拿我们这一批的校招的一位同事来说,她的语言能力非常强,目前在《新闻大求真》栏目,第一期节目,她自己就做了一个全球连线。能够借助自己的语言优势做采访,获取到的信息的比常规中文采访要广很多。”

打牢专业基础

如今的电视新闻稿当中,出镜、配音很多都需要记者的第一视角去观察和发现。这就是考验我们的专业能力素养的时候。师哥也分享道:“特别是应对急难险重的新闻报道任务,常常会碰到直播连线、电话连线。即使是新媒体产品的制作当中,很多都是需要自己出镜、解说。如果专业基础打牢了,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向星华师哥的成长旅途中每一步都是勇往直前、不留余地在前行。小玥最后想说的是:“其实哪有那么多运气可言,师哥每一个阶段的无限积累才成就了如今的他。同样的,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也会为之后的路途留下脚印,同样也相信大家的步步耕耘在以后的某个时刻一定会有收获的!

编辑、排版:周卓玥

图片、视频:向星华

记者:曾子彧

审核:吴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