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脍炙人口的“合川八景”不仅是合川的风光名胜,更是合川的文化地标。由于城市建设、交通条件改变及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蓄水成库等因素,“合川八景”大多已不复再现。其中,“濮湖夜月”因城市建设濮湖消失而消失,“东津渔火”因水运衰落而失去航船夜泊的辉煌灯火,“涪江晚渡”因涪江一桥通车而停渡,“金沙落雁”“照镜涵波”因草街航电枢纽蓄水成库而淹没,目前还能看到的“合川八景”只有“鱼城烟雨”“甘泉滴乳”“瑞映清风”。 “多亏了妻子毛义春的妙笔创作,让我看到了久违的‘合川八景’。”龙市中学美术教师杨胜勇日前告诉记者,他妻子毛义春通过查阅图片资料和现场写生,历时三个月,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了“合川八景”。合川本土书画家丁志告诉记者,毛义春创作的“合川八景”系西画中的线描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画出了景物的气韵与魅力。此画是继合川籍老画家李云松创作“合川八景”国画之后,又一重大艺术创作成果。丁志还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合川人,“合川八景”他都看过,毛义春用线描手法创作的“合川八景”别有一番艺术灵气,从中可以看到老合川的历史记忆与乡愁。 毛义春在创作金沙落雁濮湖夜月涪江晚渡照镜涵波创作“合川八景”的毛义春尽管是一名合川媳妇,但却不是合川人。杨胜勇告诉记者,毛义春老家在大足区龙水镇,目前是大足龙西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他与毛义春相识,是年在四川省阿坝师专美术系读书时。“我们恋爱后,她也爱上了合川的山水和文化。”杨胜勇告诉记者,妻子毛义春作为一名合川媳妇,早已融入了合川,并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合川,除创作“合川八景”外,还创作了涞滩古镇、文峰街、东渡老街、老草街码头等一系列表现合川风貌的美术作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赞美合川。 来源:合川日报记者周云 微平台建设|活动策划|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