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桃片 闻名世界 大多数合川人都吃过合川桃片 但是 作为合川人 你了解合川桃片么? 你知道合川桃片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么? 你知道合川桃片得过哪些奖么? 你知道合川桃片现在的传承人有哪些么? 大家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清末已风靡一方公元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合川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甜桃片。之后,内江人朱国桢、蒋胜文等在合川城申明亭开设“同德福”典当,又在苏家街创办“同德福京果铺”,生产各种蜜饯、糖果,同时对合川“祥云斋”试制的桃片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初步生产出具有色白、离片、绵软等特点的“合川桃片”。 同年,合川县举人张石亲带着合川的特产同德福桃片、易正茂盐梅来到成都、北平等地,作为礼物馈赠师友。与众不同的味道得到一致好评,合川桃片的名声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第一次技术改进在公元年,同德福糖果业由余鸿春接手经营。余死后,其子余复光继承。 为了提高桃片质量,他首先采用上等原料,如糯米一律用上熟大糯米,所用的糖是当时市场上最好的英国太古公司白糖和台湾白糖。 其他如桃仁、麻油等都采用上等优质原料。 其次,他严格讲求精工细作,研究刀法,每斤规定在片左右。 再次,他在选料、磨粉、搅糖、蒸块、包装等每道工序上,都订有详细规章,按章办事。并设有专人担任质量检查,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门。 于是,“同德福”桃片的质量,在同业中一路领先。 合川日报第五百七十六期 最早获奖历史公元年(民国九年),同德福桃片在成都花会物展竞赛中,首次获得优质奖章。 公元年(民国十四年),四川省劝业第5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同德福送去的桃片又名列前茅,获得特等奖章。 公元年(民国十五年),驻合川的川军二十八军第三师师长陈书农主持召开的合(川)、武(胜)、铜(梁)、大(足)、璧(山)五县展览会上,同德福桃片又一次得到一等奖。三师旅长杨杰华还亲笔题写了“片片飞来是桃花”的匾额,送与同德福。 公元年费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获奖的合川桃片是由百年老字号同德福所生产。 手工桃片后继有人合川桃片的手工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同德福的第四代传人余晓华便继承了手工桃片的制作技法。 余晓华作为合川同德福桃片第四代传人,是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川桃片’代表性传承人”,在秉承祖辈的传统工艺基础上,余晓华不断创新,使合川桃片不但具有现代食品讲究的色、香、味、形、营养丰富五大特点,还颇具保健食疗之功效。 素材来源:今日合川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合优网APP,与万合川人一起玩转合川!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