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5/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重庆合川,我一年内总要过去那么几趟。去的目的说起来有些无厘头:驱车几十公里,只为去吃一碗油重味大的少水粉。

倒也不是好这一口,只因为昔日读书的时候,被学校食堂的寡淡折磨得忍无可忍之际,全凭这碗香辣救命。

这一吃就断断续续吃了几十年。合川城连带着也断断续续被我逛了几十年。

眼瞅着它变化巨大,从一个江滨破旧的县城成长为重庆数得上号的现代化卫星城。

我其实是接受这种改变的,但又为这种吐故纳新感到些莫名遗憾。我所熟悉的,关于过去的一些羁绊,随着习惯场景的消失,也从心头滑落;回首时,只余淡淡的茫然……

这种心理上的失落不难理解,念旧的情绪与崭新的现实总有些矛盾得不到调和。便让人不由自主地要将目光投向那些还来不及改变的地方,从而得到某种岁月悠然的安慰……

便在合川的嘉陵江畔,躺着一条变化甚少的老街子,叫利泽老街。它兴于清乾隆年间,为嘉陵江上热闹喧嚣的水码头。

那时候没有铁路,缺少公路,水路便是此地及周边人家通三江达四海的最好方式。

来自远方的货物在这里卸下,产自巴渝的特产从这里装上货船。

一时间利泽商贾云集,好不闹热。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陆路运输兴起,水路运输渐渐衰落,尤其是利泽镇撤销并入大石后,这座原本人丁兴旺的码头场镇逐渐被人们遗忘。

商铺歇业,住户搬离。

南来北往客不再于利泽出现,东奔西走人拒绝在利泽逗留。这里彻底沉寂下来。

不小心闯入,即便是阳光灿烂的午后,也感觉恍若走进了一座末世鬼镇。

镇上的原住民基本散尽,那些过去门庭若市的临街门脸,悉数关门闭户,这里从前有多热闹,现在就有多凄清。

再炽烈的阳光照在那些老房子上,也感觉有冰冷的气息。

走在麻石条铺砌的街道上,每迈出一步都仿佛听见足音在老街回荡。那些不再开张的店铺像祥林嫂,把她们的苦难通过你的脚步声传向你的耳旁。

哪有什么苦难!

不过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地方,极其自然地被我们遗忘。

暂时我们还不需要精心将它的未来打造。就放任它跟着光阴坠落,同我们无甚出彩的青春一样,埋葬在岁月的乱葬岗!

卖高粱酒的酒厂结束了它的使命后依然立在生机迷失的街道。要闻嗅曾经的酒香,且在记忆里寻觅曾经的酒缸。

红鼻子的买酒人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去继续宣传“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醉的人,躺在霓虹灯暧昧的酒吧门口与瘫在污水四溢的小镇阴沟旁,又有什么不一样?

且追太阳!

经过几堵红砖墙,蜿蜒的街道柔情似水地扭来扭去,将行人空荡之心填满时光。

是的,时光!

那些无人居住的灰瓦房,屋檐石阶上亦无人践踏的青苔茸茸,像遗弃这种行为形成的年轮,展览着“时光”。

顺着无人街道走下去,会有过去情景在心中营造。

或许是某个粗门大嗓的老板娘,吆喝着叫卖她的商品,有一圈无聊的闲人,在旁边七嘴八舌地帮腔;或许就是自己,哄得了家长抠出来的一元五毛,正在糖果店的门口,思考是买5分一颗的麒麟糖,还是8分一包的酸梅粉。

盘踞在过去的简单,一目了然的日子,实在没有发掘的意义,但它就像一幅鸿篇巨制的山水画最初的勾勒打底,定义着我们原始的样子。

我没有理由抑制自己怀念从前。

因此,我总对带着过去影子的老街古镇怀有深厚的感情。哪怕它残破得不合时宜,颓败得触目惊心,我也会以歌颂的角度,肯定它存在的价值。

利泽老街,可能不再适合居家,冷清覆盖了它的如今。

但寻找流逝岁月的人们更应该回到此地,在那些似曾相识的街巷里走一走,我们浮躁的心灵,或许能得到平和下来的指令。

以心再观察这座静谧的老街,看它供销社商店的玻璃橱柜;它的繁盛,它的寂静,它渐行渐远的背影,可不像人生?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