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天,张启辉无意间翻到一张老照片,时髦的牛仔衣,倚栏而望,青春帅气。失去双手22年来,每当有人问起他是如何走过来的,他总是坦然一笑:人生并没有特效药,唯有不放弃,不能活在过去,要珍惜现在。 看,他用大拇指作画 18日清晨,重庆园博园正大门广场十分热闹,九龙坡区残联在此举行大型公益助残活动,来自九龙坡的多名残疾人在志愿者的带领和帮助下,过了不寻常的一天:看文艺节目,逛园博园,看残疾画家写字作画…… 张启辉是请到现场作画的草根画家之一。当天早上,他特地从大学城乘坐轨道交通赶到园博园,只见他右手戴着毛线手套,露出仅有的一根大拇指,娴熟地从包里掏出纸笔和墨汁,手腕平整铺开,拇指握笔,蘸墨、写意山水,沉浸其中,看起来行云流水,毫无障碍。“看,他在专注作画。”只有一根大拇指,还能作画,这让过往的市民和其他残疾朋友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张启辉很倔强,自打出事后,他对自己要求很苛刻:“我要做别人能做的,我还要做别人做不到的!” 一次意外,双手只剩一根手指 张启辉是重庆合川人,今年46岁。初中毕业后,17岁的他前往上海,在一家印刷厂上班,靠着自己的勤快肯学,在那个年代,每月工资能拿到三四千元。 “那个时候,老家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在外打工的。”回忆往事,张启辉早已释然,在一次夜班的时候,双手意外卷入机器,原本健全的双手只剩下一根大拇指。 “那时真的是人生的谷底,一边养伤,一边因为赔偿过低与厂里打官司。”没收入来源,厂里也不再发工资,赔偿款还遥遥无期,半年康复期后,张启辉便开始努力想给自己创造一条求生的路。从医院出来,张启辉想到了摆地摊,卖小百货。 “为了抢好位置,一般早上4点钟就起来了,晚上10点多才回家。”没有时间吃饭,就买上馒头,带瓶水。他说,那时候自己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地势较平,所以还能骑自行车,全靠大拇指握着方向盘,后面驮着的是几十斤重的小百货。 “再怎么,也得养家糊口。”张启辉说。 重拾画笔,苦练7年 一次无意中看到有人在街头用手指作画,从小就喜爱画画的张启辉很受触动。“我一直想有一天能重拾画笔,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方式。”受父亲影响,张启辉从小就热爱画画,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他开始重拾自己的画笔。 从年到4年,7年长跑,张启辉虽赢了官司,却输了钱。“重新拿起画笔,真不知道怎么握,更不要提画。”不服输的性格让张启辉学会了坚持,白天上街摆地摊做小生意,晚上买书回家研究画画。 “一直没有勇气拿到街上卖,我想别人要买你的画,首先作品得拿得出手才行,自己这一关还是要过的。”从基本的笔法,到颜料的搭色,张启辉利用摆小百货的业余时间,独自摸索练习了7年,为了锻炼大拇指灵活度,穿针缝衣服等细致活也强迫自己去做。现在,不仅吃饭穿衣洗碗干家务,甚至电脑打字手机聊天,张启辉都丝毫不逊色。 “你好”,网友相聚成恋人 9年,张启辉从上海回到重庆。之后的一年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富兰,如何认识的,王富兰抿嘴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网恋。” “我记得,有个陌生人发来‘你好’的信息,第一次没理,过两天同样的一个人又来了。我问是谁,以为大家认识,他回答说是网友。”就这样,两人加了好友,彼此倾诉各自的生活、经历。“网上聊了很多,我也知道他的事,我被他的专注吸引了,画的画很美,写的字也很棒。”两人的婚姻并不是一帆风顺,王富兰称,当初登记结婚的时候,家人也担心自己将来会吃苦。 “每一次看他拿起画笔,我都很欣赏。就算有阻力,我们都能克服,今后也会越来越好。”如今,张启辉不仅在重庆街头摆摊作画,有时候还会走贵州等其他城市去卖画,随行需要带大量东西,妻子总会陪伴在身边照料。 首次卖出四张画,想痛哭一场 年国庆假期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张启辉鼓起勇气来到街头摆摊作画。 “刚摆出来的时候,没有木板,所以他是跪着,趴在地上画。”王富兰回忆,当时望着来往的人群,她不敢去看每个人的眼神,大约过了10来分钟,一个中年男子浑厚的声音打断了自己的思绪:“画得真不错,好多钱一幅?” “当时,画的画没有像现在这样装帧好,还只是一张画。本来没报希望,只是试一试,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就有人买。”张启辉停下忙活儿的大拇指,50元一张,中年男子一口气买下了4张。 “激动坏了,自己从没那么激动过,当时很想痛快地哭一场。”7年苦学,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成功卖掉四张画。尽管他和妻子那天辗转了好几个地方,一路颠簸虽然辛苦,但是卖出了四张画,给了他们力量。“拖着重物,但觉得步子很轻盈,晚上回家激动得睡不着。” 改善画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