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21.html

万州区大数据发展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调整“智慧万州”平台。近年来,万州不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冉孟军/视觉重庆

綦江区工业园区美艾(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智能生产设备。(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陈星宇/视觉重庆

位于重庆高新区的中国邮政白欣路营业所,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市民相关事项办理咨询。(本报资料图片)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制造业工厂里,一线操作工带着厚厚的手套,在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中,拿着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切割、冲压、打磨……

在智能化工厂,生产情形可不是这样。

近日,在位于合川草街工业园区的汽摩配件生产企业——重庆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车间里,重庆日报记者看到,一线工人只需在智能生产系统的屏幕上点击“生产加工计划”,选取“零件”、“工序”等指令,再点击“生成”,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就自动开启“干活模式”。

通过智能化,这家企业不仅提高了产品精度,还缩减了7成人力成本。

这种在重庆随处可见的智能化生产场景,背后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所谓融合,即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实现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其核心要义是以数字技术赋能为主线,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近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让渝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融”出了重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金康赛力斯股份有限公司两江智能工厂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整个生产线的柔性化、平台化和透明化,既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还确保所生产车型的高品质交付。

在这里,关键工序%自动化,%全时在线检测。0多台机器人取代工人,成为工厂的主角。

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粉针剂智能化制药车间,玻璃药瓶依次进入生产线进行消毒、灌装、密封、贴签、包装、封箱等,全环节无人操作。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每年节省生产成本万元。

粉针车间包装生产线技术工王渝庆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上班要不断地重复弯腰、抬头等动作,现在负担轻多了,一个人至少可以完成以前三个人的工作量。

在重庆美心(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工人只需按一下生产线旁边的圆形红色按钮,一块块木板就被自动送上滚动的履带。数十台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对木板进行冲切、加工。实施智能化改造以来,这条生产线只需10来人,而以前则需要80人。仅人工成本这一项,这家企业就节省近80%的开支。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3年来,重庆推动实施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个智能工厂、个数字化车间。其中,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4.3%,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9%,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39.5%,单位生产能耗平均降低18.3%。

商贸、建筑、农业……“智慧经济”无处不在

除了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其他门类,又是如何从融合发展中受益的?

以商贸流通业为例。位于杨家坪的万象城与中国电信携手推出5GMEC(移动边缘计算)商业云平台,构建了体验感与互动性强的智慧购物商业场景。消费者用手机扫描AR(虚拟现实)红包小程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