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周敦颐 周敦颐(年-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周敦颐喜爱莲,并与重庆合川有着特殊的渊源。年,皇帝御笔钦点,任命他为合州(现合川)通判。 那时,合州虽然已有一万多户人家,却没有一所全州学府,读书人不多。周敦颐决定把州学办起来,改变合州文化落后的状况。 合州城外嘉陵江东岸有一座山,名叫学士山,地处嘉、涪、渠三江汇合处——合州从民国起更名为合川也据此而来。由山顶往山下望去,江水悠悠,白帆点点,风景美丽得很。周敦颐心想: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要是能把州学办在这里就好了。向人们一打听,原来这是合州大乡绅张宗范的私家花园。他决定登门拜访,与张宗范共商州学之事。张宗范十分崇敬周敦颐的学识人品,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把整座花园无偿捐献了出来。州学办起来后,周敦颐邀请张宗范主持学政,广招学生千余人,不论贫穷富贵,只要天资聪慧,都一一收录。他又遍请天下文人学士前来讲学,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等都曾应邀前来。合州学子读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每年都要出一两个进士,合州州学名声大振。张宗范也由地方乡绅一下变成了开明士绅,成为了北宋乡绅的楷模。他感到十分自豪,请来能工巧匠,在山顶修筑了一座八角亭,本想请周敦颐题写匾额“八角亭”,周敦颐却挥毫手书了“养心亭”三字,写毕,意味深长地解释:“人,贵在养心也。” 周敦颐任合州通判五年,治绩卓著。刚抵达合阳(今合川),顾不得车船劳顿,立马上任对属地进行了十日的巡视,熟悉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也许是对他这种雷厉风行作风的一种奖励,在他到任后不久,朝廷的加封令又到了,官衔由“太子中舍”转升“殿中丞”,赐五品官服。在他上任的时期里,其中一段时间知州位空缺,他还代行知州事。 周敦颐的下属铜梁县令、成都人吕陶对他为官合州那段经历,在临别赠言时曾有一段评述:“先生为政原则性非常强,抚而不柔。对善良百性,表现出一种博爱与平宜近人;对作奸犯科之人,却表现出一种威严,如快刀健斧;在拯救危难之际,却表现出敢做敢为勇于负责的精神”。 正是由于他办事公正,执事以济众为怀,则“公生明,廉生威”,所以合州人民对他心悦诚服,甚至会有“一州之事,如果未经周敦颐之手,其他官吏都不敢做决断”。在周敦颐调离时,合州人纷纷前来道别,士大夫皆以诗文相送。这都是吕陶的亲所见闻。合川至今还有不少纪念周敦颐的建筑物,除了上述的“养心亭”,还有“濂溪祠”、“爱莲巷”、“书院街”和“书院路”,都是因他而得名。 参考资料: 周敦颐,百度百科; 《周敦颐与合川》古诗文网; 《周敦颐在合川的那些事》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成都)。 编辑:杨浩鑫;责编:王萌;审核:张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